
神奇的中医强心剂
邻村一大爷,退休工人,平素有心脏病,在我处开方吃药已一年余,今天又来开药,说:“王大夫,这样美得很,一有胸闷,上不来气,服上1包,一会儿就轻了。这药我舍不得喝,感觉不舒服时才服上1包,你给我煎了5剂药,我服了1个多月。在您这里服药1年多,病好多了,走路干活有劲多了,搁以前不知道又要住多少次院了……”我又把了把脉,看其气色红润,精神饱满,也无不适,遂又开原方5剂。
说到这,你该问了,是啥方啊?还是张仲景他老人家的方——四逆汤合真武汤。方解:四逆汤温肾固本,提振机体阳气,增加心肌收缩力;真武汤补肾利水,降低心脏后负荷。一增力,一减负,心脏能不轻快吗?!同行若遇此病证,不妨一试,看我说的真不真。
加减:如兼胸闷痛严重,可加瓜蒌薤白剂;兼心悸重,合桂枝甘草汤;若气滞血瘀明显(如胸闷、胃脘胀闷、口唇面色青暗等),佐丹参饮;伴气阴两虚(舌红少津等),加生脉饮或百合地黄汤;若伴咳嗽,咽部不适,吐白痰,加小青龙汤;兼失眠,惊悸,合桂枝加龙牡汤。心衰重症案一则
一患者,女,70岁。有肺纤维化病史3年,身体平素虚弱。2016年4月24日不明原因发热,用西药抗生素无效;4月27日晚突然加重,呼吸困难,急诊入住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至28日晚,一天一夜,心率一直在139次/ 分左右,呼吸39次/分左右,医院诊为肺炎合并心衰,已抢救1天,效不显,不能睡,张口抬肩,呼吸极困难,邀余诊治。观其精神不振,口极渴,咳嗽胸闷,有痰、咯吐不利,舌质暗红、无苔,脉促。
辨为感冒引起肺炎——风寒闭肺、内有郁热——麻杏石甘汤证;阳虚(极无神)兼痰饮——真武汤证。遂处方:麻黄13g,杏仁12g,生石膏200g,甘草15g,麦冬30g,茯苓20g,白芍15g,附子12g(另配附子免煎剂,每次18g,1日3次,1 日共66g附子),大枣10枚。急煎,患者服药1次,即睡了一大觉。
29日早上已能吃一碗饭,并畅快大便2次,险情逆转。再服药2剂,口渴基本消失,心率有一大半时间在106次/分左右,呼吸29次/分次左右,遂改为附子理中汤加山药与附子麦门冬汤交替使用善后。
思辨过程:口渴极重,脉促——热极伤阴——石膏、麦冬药证;合并喘、咳,不能睡(烦)——麻杏甘石汤证;极无精神,结合有肺纤维化史3年——正气大伤,结合有痰——肾阳不足,伴有痰饮——真武汤证。
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剂强心作用确切,麻杏甘石汤对肺炎作用显著,又符合中医辨证,故果断用之。
本案一重要问题,新感合并旧疾,新感为急证,急则治标,故用麻杏甘石汤宣肺清热,用大量石膏急保津液,为抢救心衰赢得时间;真武汤,回(温)阳化饮(现代研究认为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扶正治本。两者(石膏类、附子类)相反相成,各走各路,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文节选自《卫生室的经方故事》。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卫生室的经方故事》,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点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
作者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中医师,基层经方实践者。
编辑推荐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卫生室的经方故事》,作者王彦权。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患者是最好的老师:一张治疣妙方
●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同病异治”疗心悸
点,一键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