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秋又尽,今朝恰立冬
今日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立冬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王冰注:立冬之节,初五日水始冰次五日地始冻,后五雉入大水为蜃。次小雪气,初五日虹藏不见,次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后五日闭塞而成冬。次仲冬大雪之节,初五日冰益壮,地始坼,鹖鸟不鸣,次五日虎始交,后五日芸始生,荔挺出。次冬至气,初五日蚯蚓结,次五日麋角解,后五日水泉动。次季冬小寒之节,初五日雁北乡,次五日鹊始巢,后五日雉雊。次大寒气,初五日鸡乳,次五日鸷鸟厉疾,后五日水泽腹坚。凡此六气十八候,皆冬气正养藏之令,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
张介宾注:凡此应冬气者,正所以养藏气也。
肾属水,王于冬。冬失所养,故伤肾,肾伤则肝
木失其所生,肝主筋,故当春令而筋病为痿。阳欲藏,故冬不能藏,则阳虚为厥。冬藏既逆,承藏气而春生者少矣。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清初扶阳名医吴天士的破“俗”之见● 如何克服“胸中了了,指下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