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脑血管病,头针运用要特别注意这几个点!

脑血管病,头针运用要特别注意这几个点!

脑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以动脉粥样硬化多见, 其他如血液凝固性增加及血流减慢也是形成的原因。多数患者发病缓慢, 也有急骤者。部分患者有前驱症状, 如头痛、头晕等。由于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 临床症状各异。如: 大脑中动脉皮层支血栓形成, 出现对侧偏瘫, 多为上肢较重或完全偏瘫; 下肢先开始恢复, 或仅下肢恢复, 上肢仍有完全或不全瘫痪。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出现对侧下肢瘫痪, 或对侧偏瘫以下肢为重, 或完全偏瘫后上肢先开始恢复, 或上肢恢复后留有下肢不全瘫痪。大脑中动脉皮层支血栓形成, 因血栓的分支不同, 也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如失语、感觉异常、失用等。多数无意识障碍。

另外, 血栓形成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 与血栓形成动脉的大小及程度不成比例。如颈内动脉起始部完全闭塞后, 临床症状及体征可以很轻, 或仅有手的部分功能障碍; 而大脑中动脉的皮层支血栓形成后, 可出现上肢完全瘫痪。这一现象可能和侧支循环代偿功能有关。个别人瘫痪明显, 而颈动脉造影发现不了未充盈的血管。

01选区
选体征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等。02治疗
经确诊, 待病情稳定后, 应早期治疗。疗效与病程有明显关系。病程短者效果相对较好, 少数病程较长者也有一定的进步。03疗效
血栓的部位和疗效有一定关系, 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的分支血栓形成疗效较好, 深支或大动脉干血栓形成疗效较差。另外, 疗效和皮层功能及侧支循环代偿功能有一定关系。

有些病例的前驱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如能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 可能对预防疾病的恶化有一定作用。

在466篇论文组中, 脑血管疾病患者20923例, 其中脑血栓形成患者6663例, 仅占脑血管疾病总数的31.85%。这是因为明确诊断者仅6663例, 在没有明确诊断的12项体征组中, 还有很多是脑血栓形成的病例, 目前只能根据明确诊断的6663例来分析。在6663例中,基本治愈者2524例, 占37.88%;显著效果者2145例, 占32.19%;好转者1733例, 占26.00%;无效者259例, 占3.80%; 恶化者2例, 占0.03%。这证明头针对脑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与疗效有关的因素

病程与疗效
在1971年(13.14) [括号内数字为466篇论文的序号] 发现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与病程有明显关系, 即病程短者疗效相对较好。观察500例脑血栓形成的疗效与病程的关系, 将3 个月以内的304例分成一组, 3个月以上的196例分成另一组。3个月以内的304例中基本治愈的145 例, 占47.80%; 3 个月以上的196例中基本治愈45 例, 占23.00%。经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基本治愈率进行了比较, t = 4.147, P <0.001, 差异非常显著。说明病程短者比病程长者基本治愈率相对较高。在广泛的临床实践中, 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

如崔氏(347) 等体会到运用头针治疗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血栓形成的患者, 接受头针治疗越早, 效果越好, 治愈率就越高”。

有些人对病程短疗效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如靳氏(328) 对20例脑血栓患者, 在2 ~12小时内实行头针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他认为脑血栓形成后, 脑血管周围的细胞处于缺血和缺氧状态, 脑细胞尚未坏死, 细胞的活性处于可逆状态, 这时予以针刺头部运动区, 则能使病灶周围的脑血管扩张, 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 改善脑细胞的营养状态, 促进脑组织的功能恢复, 是疗效显著的原因。

血栓的部位与疗效

1971 年(13.14) 发现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与血栓的部位有明显关系, 即皮层支血栓形成比深支或大动脉干血栓形成疗效相对较好。这在广泛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如大连铁路医院(158) 用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91例, 其中发生在大脑中动脉皮层支者共68例, 治愈45例, 占66.17%; 显效15例, 占22.10%; 好转1例, 无效1例。而发生在中动脉深支者23 例, 治愈7例, 占30.43%; 显效7例, 占30.43%; 有效8例, 占34.78%; 无效1例。这说明病变在皮层支者疗效明显好于深支者。

靳氏(328) 发现血栓形成的部位与疗效有明显关系, 即血栓形成的部位愈近于皮质表面, 则疗效愈显著。他先后选择了20 例患者, 临床以单瘫为主, 并经CT 扫描证实是皮层支血栓形成。发病时间在2 ~12小时之间, 选病灶侧运动区, 快速刺入及捻转。痊愈9例, 占45.00%; 显效10 例, 占50.00%; 有效1例, 占5%。疗效之所以好的原因, 是大脑皮层距离头皮较近, 针刺运动区反射性影响大脑皮层表面的血管, 改善脑动脉的弹性, 使其紧张度降低, 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加, 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 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 改善病灶周围细胞的营养, 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肢体瘫痪的程度与疗效
1971年(13.14) 观察到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肢体瘫痪的程度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即不全瘫痪者较完全瘫痪者疗效相对较好。经广泛的临床实践, 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论点。如唐山钢厂医院(92) 体会到, 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患者效果较好, 轻症的患者疗效更显著。山东医学院附属中医院(52) 观察了脑血栓形成引起肢体瘫痪的程度与基本治愈率的关系。共观察70例患者, 其中上肢瘫痪者65例, 下肢瘫痪者67例。上肢瘫痪65例, 基本治愈者12例, 占18.5%; 其中, 轻度瘫痪者17 例, 基本治愈10例, 占58.8%; 中度瘫痪者25例, 基本治愈2 例, 占8%; 重度瘫痪者23例, 无1例基本治愈。下肢瘫痪者67例, 基本治愈17例, 占25.4%。其中, 轻度瘫痪者33例, 基本治愈14例, 占42.3%; 中度瘫痪者14 例, 无1例治愈; 重度瘫痪者20 例, 基本治愈3例, 占15.4%。分别经统计学处理,上、下肢轻瘫者比中度和重度瘫痪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别, 证明肢体瘫痪程度轻者, 基本治愈率相对较高。

头针与见效时间
头针(13.14) 治疗脑血栓形成见效快, 部分病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 很多人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海南人民医院(102) 应用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20例, 其中基本治愈10例, 占50%; 显效8例, 占40%; 有效2例, 占10%。其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18例, 占90%。本组病历疗效好, 而且有见效快之特点。20例中有11例在第一次头针治疗后即收到显著效果,这说明头针对脑血栓的治疗有相等的价值, 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应用于临床。

疗效就是头针的生命力

最后,小编放一则焦老9月份在北京开办的培训班招生简章。

关键词:三天,北京,国内,首次,焦老全程亲授,学费感人。

仅剩5个名额!

想报名的,从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