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小柴胡汤,本事不小!

小柴胡汤,本事不小!


第一次听说大小柴胡汤的时候,小编心里就有这样的疑惑:因为一个厉害,一个差点,所以分了大小吗?今天看来确实是贻笑大方,事实上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甚至比大柴胡要广很多,不少医家就因用得好这一张方子而出名,今天我们就跟随李主任,看看小柴胡汤的疗效!
李新华,主任中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跟李师过程中,由于临床工作比较忙,很多病例没有完整的记录,但是老师运用小柴胡汤的治验,却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庄某,女,46岁。2012年7月28日初诊。
27天前行“人流术”,术后出现头痛,呈牵掣性,身痛,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恶心欲吐,乏力,汗出湿衣,少气懒言,纳差,小便不利,大便2~3天一行,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属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脉络阻滞。
治法为和阳祛风,通阳活络。
主方用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党参15g,法半夏12g,荆芥15g,防风15g,葛根18g,白芷15g,藁本15g,蒺藜15g,僵蚕12g,当归12g,益母草12g,大枣12g,甘草6g。
3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服药后头痛明显减轻,小便不利、恶心呕吐感消失,余症如前。
上方去蒺藜、当归、僵蚕、益母草,加黄芪、茯苓、桂枝。再服3剂告愈。
头痛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而阴阳失调必然贯穿疾病始末。《伤寒论》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记载,遵仲景“但见一症便是”,故予小柴胡汤治疗。

方中柴胡、黄芩相配可使邪热外透内清,法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党参、大枣益气健脾、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僵蚕、当归、益母草活血养血通络,白芷、藁本、柴胡、葛根能载药上行而引药力直达病所,荆芥、防风辛散温通以助外邪祛除,蒺藜平肝疏肝祛风,甘草温中健脾、调和诸药。
二诊中去蒺藜、僵蚕、当归、益母草,加黄芪益气固表止汗,茯苓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桂枝温通阳气。诸药合用,共奏和阳祛风、通阳活络之功,故效果较为满意。

运用小柴胡汤,既要善于加减配伍,又要注意各药剂量的比例。
仲景原方的剂量是:柴胡八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我们运用时尤其需要注意柴胡、黄芩用量问题,如果运用小柴胡方治疗外感病证,需要重用柴胡 (一般18~30g)、黄芩(一般15~30g);治疗内伤杂病,则柴胡18g、黄芩15g。
只要辨证准确,一般均收效满意。

本文来源《十年扎实中医路》。更多好文请从原书中查阅。

……以下是正经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十年扎实中医路》,点击可直接购买

内容介绍

作者笃信中医,刻苦读经典,躬身拜名师,勤勉做临床,10年扎实行医,成长迅速。本书就从读书、跟师、做临床三个方面真实记录了作者10年践行中医的宝贵心得和收获。

读书篇既精选了作者苦读经典的体悟,又将众多名医名家经验融合其中,领悟于心;跟师篇再现作者10年来跟随众多名师所学、所获,其师既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又有身怀绝技的中医世家,临证经验极为丰富,作者真实地记录各名医的学术精华和临证经验,许多都是首次披露,非常珍贵;做临床篇是作者10年潜心临证的所感所悟,多以第一手验案实例形式介绍,鲜活生动,尤其是注重剖析临证诊治思路,“授人以渔”!

(扫码购书,限时折扣)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十年扎实中医路》。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黑肤色也可以是种病

● “五毒神水”,到底是什么做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