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拨筋法,治大病!
拨筋疗法是林胜勤教授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融合易学、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三个研究领域,继承和发展出来的以砭石为主要拨刮工具的筋伤疗法。
拨筋疗法以《易经》《内经》《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解剖学》等为理论基础,徒手或用玉石、牛角梳等简单工具对人体病灶部位的粘连经筋、伤筋、筋膜、韧带进行松解、整复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风、寒、湿痹证引起人体肌肉、肌腱、筋经、韧带所产生的各种病证表现和跌打扭挫引起的筋伤。
《灵枢经脉》说“筋为刚”;《素问五脏生成》说“诸筋者皆属于节”。所以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韧带等运动关节有约束和保护的功能。古人指出: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由此可见,筋在人身运动功能中之重要作用。由于筋附着于骨,所以人们常常筋骨并称。筋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肌腱、韧带等组织,但中医对于筋的阐述内涵要丰富得多。筋也是人体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内经》中专门有经筋学说,与经络学说相提并论。但很多人对经筋认识不够,或以为经筋病只是软组织的病痛,比如腰腿痛、颈肩痛之类等。实际上,经筋与很多疾病都密切相关。经筋属于十二经脉的皮肉筋腱系统组织结构,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韧带),能约束骨骼,以利于关节的屈伸,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与十二经络相联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诊治之道,法于阴阳。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自古就有砭石拨筋,历史悠久,操作简单。拨筋能使僵硬的筋脉变柔,使之僵硬的经筋恢复弹性。人体全身各处的酸、麻、胀、痛等证可以通过拨筋疗法完全治愈。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疗法以拨、勾、挤手法来治疗筋伤疾病。通过这些手法,改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理肌肉、神经、筋膜,使营气卫气充盈,气血运行,激发人体自动修复功能。拨筋疗法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操作工具和方法简单有效,易学易用,绿色环保无污染,容易推广。
01物品选择
徒手或用玉石、牛角梳等,常用温润、光滑的钩状玉石为工具。
02操作方法
1. 以指腹触诊,判断肌肉、肌腱、韧带是否有病因存在;触摸脉动来诊断气血畅通与否。
2. 以温润玉石为工具,顺着肌肉、神经、筋膜纹理,由表入里,上下梳理,拨理通畅;或徒手操作,扫散拨开筋膜瘀堵的郁气。
3. 以拨筋手法开四关,排邪气。
03适应证
主要针对风、寒、湿邪引起人体肌肉、肌腱、韧带所产生的各种病证和外伤引起的筋伤。包括头痛、眩晕、失眠、胸闷、心绞痛、颈椎病、鼠标手、板机
指、视力疲劳、近视、肩周炎、乳腺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退化变形、脚内外翻、坐骨神经痛、脚底筋膜炎等。
04禁忌证
本法的安全性较高,但在诊治合并下列情况时,需要医者谨慎处理。
1. 血友病患者及患有其他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慎用。
2. 有皮肤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禁用。
3. 孕妇禁用。
4.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及精神紧张时,以及对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患者慎用。
5. 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时慎用。
摘自《杏林绝活中医药特色疗法操作规范》
《杏林绝活——中医药特色疗法操作规范》(一)
本书为广东省中医院 10 年来“杏林寻宝”工作引进与传承的 40 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汇编,
涵盖了针、砭、灸、药、导引、按摩以及诊法等多个技术门类。
该书充分体现我国传统中医学在多个领域内的独特技术内涵,
内容丰富多彩、真实可靠,
入选技术兼顾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这些特色技术经过了临床实践的验证,
编写单位有关同仁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结和提升,
具有较为可观的推广价值。
为了便于传播,本书采用了相对统一的编写体例,
适配相应的视频内容,
适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读者使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目录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摘自《杏林绝活》,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作者:林胜勤、肖静、李健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这十种中药茶饮,绝对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 揭露中国针灸纳入美国医保的真相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