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哮喘的日常预防

哮喘的日常预防

哮喘是发生于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的反应过度相关。哮喘的诱发多由不良饮食习惯,细菌、病毒感染,气候环境因素及吸入变应原等导致。以常年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气喘等症为主要表现,夜晚或清晨是好发或加重的时间段。

(一)饮食少刺激

1.饮食宜清淡,忌肥腻
俗话说得好:肉生火,鱼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常吃肥腻,会增热生痰。而中医认为痰乃哮喘之宿根,因此,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过食肥厚油腻之品。

2.饮食宜温热,忌过冷
哮喘患者多寒饮,若再过食生冷,会更伤脾胃,致使肠胃蠕动减慢,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使患者体质下降,免疫功能下降,不利病情恢复。

3.饮食忌过甜、过咸
甜食、咸食也能生痰生热,易致哮喘发作。不要过饱,既增加胃肠负担,不利于消化吸收,也易使腹压增高,诱使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者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4.药补不如食补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哮喘患者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临床研究表明富含纤维的饮食通过改变骨髓所产生的一些免疫细胞可以起到阻止哮喘发生的作用。常用平喘食物主要有萝卜、白果、百合、柿子、核桃、莲子、蚯蚓、山药、梨子、花生、柑橘。此外,哮喘患者由于自身体质的原因,应远离鱼虾等易致过敏的食物,辣椒、花椒、芥末、咖喱粉、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品。可多食补益脾肾、清肺祛痰之品,如薏米、山药、核桃等。

(1)姜枣糯米粥
鲜生姜20g,鲜大枣20枚,糯米150g,食糖或细盐适量。剥开大枣,去核留肉,与生姜混合,切成碎渣,加入糯米,上蒸笼,旺火蒸30分钟。待糯米将熟时,换锅,加清水适量,煮成粥。加入食糖或细盐调味,即可食用。适用于寒哮伴有畏寒怕冷者。

(2)鸭梨百合粥
鸭梨3只,百合30g,粳米150g。百合、粳米煮粥,然后将鸭梨洗净去核捣碎取汁,两者混合即可。适用于哮喘之肺阴虚兼有痰热内扰、干咳频作。

(3)山药柿饼蒸核桃
山药100g,桃仁500g,柿饼500g。三者上笼蒸熟即可,主要适用于肺气虚,肾不纳气的患者。

(4)莲子女贞银耳汤
莲子20g,女贞子15g,银耳20g,冰糖10g。银耳开水泡发,三者加水煮熟,加冰糖适量。适用于哮喘之肾阴虚,虚烦难眠,腰酸背冷的患者。

(二)运动多样化

在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适合哮喘患者参加的依次是游泳、划船、太极拳、体操、羽毛球、散步、骑自行车、慢跑。儿童哮喘患者可以多做一些室外游戏,成年哮喘患者可以长期坚持晨练。另外,哮喘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也很重要,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可以在病情发作时依靠腹肌的力量帮助肺内残气排出。学会腹式呼吸后,病情一旦发作,患者可以借助腹肌的力量,使肺通气量增加,改善缺氧状态。
哮喘患者应选择一些较自由的、竞争性不强的非比赛体育项目,避免竞争性强的项目;避免在寒冷干燥的地方运动,尽量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锻炼;做好准备活动,先慢后快、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切忌运动量过大;急性发作期不宜运动,缓解期可以多做运动,只要不是发作期都是可以一直锻炼的。

(三)起居要谨慎

1.远离毛绒等制品
哮喘患者容易对化纤衣物及毛绒制品过敏,切勿穿着这种衣物,应该选择纯棉制品,尤其是内衣等贴身衣物。

2.慎服药物
某些药物可诱发哮喘,如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用药受体阻滞剂,重者可导致死亡,应仔细咨询主治医师后再选择用药,并谨遵医嘱。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夜晚是哮喘的高发期,因此卧室要温度适宜,切勿过干或过湿,还要保证空气畅通。注意防寒保暖,在早晚温差大,特别是降温幅度较大时,要注意增添衣物,且可进行一些娱乐活动,让患者的注意力得到分散,遵医嘱用药。若室温较高、空气发闷、有强烈气味,要及时打开窗户;若窗外空气充满汽车尾气、扬尘时,要及时关上窗户。

室温不能太低,特别是用空调时。家里不能使用味道较重的肥皂、清洁剂和洗发液等;不能点香,也不能与烟雾接触。
若气喘发作,应使用能够快速缓解的药物。

本文摘自《谈谈中医治未病》。……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谈谈中医治未病》,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伴随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增强。如何在健康的状态下养生防护、预防疾病?当健康查体亮起了红灯,如何干预、防止机体向疾病进一步发展?患上了慢性疾病如何调养、防止复发和提升生活质量?这一系列的问题和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也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后,治未病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成为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谈谈中医治未病》作为《跟我学中医》丛书之一,本书的编纂旨在为亚健康人士维护健康提供参考。
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什么是治未病,具体解释治未病的理论内涵。第二章未病先防,四季防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四季养生的知识。第三章体质辨识调养防病,介绍九种体质如何辨识,偏颇体质如何调养。第四章养护关节预防疾病,介绍脊柱及其他关节的日常防护与自我调养。第五章重视亚健康调理防疾病,介绍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亚健康的分类调理。第六章穴位调理保健防病,介绍了11种常见的亚健康疾病倾向的判断依据和穴位调理方法。第七章慢性疾病防止复发,针对冠心病、中风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疾病,从饮食、运动、情绪管理、保健操等方面介绍了调养措施。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谈谈中医治未病》。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冬闭藏,防严寒
● 颈部的日常养护,看这里!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