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有人说头针是西医,你怎么看?

有人说头针是西医,你怎么看?

导语:之前发过两篇头针理论和技术的文章,有读者评论说是“用西医解释中医”,小编觉得不然,头针更适合称为西学中用,是针灸走上现代化、国际化的良好媒介,并且已经在国外开花结果。我们应该庆幸焦老先生发明了头针,如果是外国人率先发明了这个技术,那就真的是西学西用,跟咱们一点儿关系没有了。但是,我们还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国人如不加强理论技术的传承、学习和研究,难免数代之后,就又需要从国外把技术请回家了。

诚如这位读者所言,中医从古至今,都在某种程度上,领先于西医,例如“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领先西方医学至少千年,但是我们没有建立“伦理学”的概念;时间节律的发现,我们也是领先数千年,但是我们没有建立“时间医学”的概念,只能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理论中窥见一斑。

《黄帝内经》思想的先进性,是远远超过成书年代的,甚至超过今日。但是,我们古代先贤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他们喜欢提出理论观点,但是不喜欢确立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所以评价如此之高,是因为他们将萌芽的理论悉心照料,长成了参天大树,确立了详尽的、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并流传了下来。

随着西方医学的飞速发展,中医在某些领域已逐渐被西方赶超,并且有一个神奇的现象,一些西方科学家,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研究灵感,对此,我们应该有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不能再盲目自大,大清就是这么亡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医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牌面,更要加强“四个自信”。

如果没有这种自信,那么对待中西医理论的争鸣,就容易走入两种极端,要么就盲目崇洋,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要么就会盲目自大,我们中医就是比西医高级,不接受反驳。

这两种态度,对于中医药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想让中医药走出国门,成为世界76亿人口的健康卫士,我们不能再关着门自说自话,而应该将中医理论,不止从文字上,还要从文化内涵上,翻译成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小编以为,自然科学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应该紧握在手里不断打磨的武器,当敌人对我们产生质疑的时候,我们用“皇帝曰”“岐伯曰”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用对方能够理解和承认的武器,迎头痛击,才能捍卫我们传统的地位。传统的中医理论,目前的自然科学是很难全面解释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10年后呢?100年后呢?一旦自然科学能够从根源上解释中医理论,那么中医药的宝库,还姓中么?

对于我们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不妨怀着包容的心态,奉行“拿来主义”,对于一个技术,我们不看它姓中还是姓西,只要能治好病,我们就学,就用,这才能尽到一个医生的责任,全面提高所在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而头针,就是这样一种值得学习的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敢称能治好所有疾病,头针也是如此,但是头针在脑源性疾病如:脑梗死、脑挫裂伤、帕金森氏病、舞蹈病、高血压等的治疗上,确有其效。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焦顺发头针》,点击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本书由头针创始人焦顺发编著。全书共11章, 包括头针概述、神经系统基本知识、头针刺激区、头针针刺术、临床经验、头针的疗效、头针的特殊体征疗效、头针麻醉、头针的特殊反应与刺激区的相对特异性、头皮特殊变化与刺激区的相对特异性、特殊示教案例。全书30余万字, 配有多幅插图, 主要供从事针灸工作的人员参考应用。

END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焦顺发头针》,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焦顺发头针》。,欢迎投稿唠嗑。● 仅在头部用针,为何能治疗一身之疾?

● 头针,“光速”治中风后遗症,是把好手!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