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这个夏天,我们用音乐疗伤

这个夏天,我们用音乐疗伤

:心病需要用药,特别是中医中药疗效好且副作用少!但心病不能完全依赖药物,今天小编介绍的是不需用药物的治疗心神病的方法——音乐悦心法。
音乐和机体中的节奏、音调和情绪的波动联系非常紧密,它能够和情志的波动或其他心神反应建立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音乐回荡,令人陶醉,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在你心中油然而生。

中医早有音乐疗心病的记载。如《儒门事亲》说:“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元代朱震享也说:“乐者,亦为药也。”

音乐可以启发灵感,放松身心,自我鼓励,利于康复。音乐能够将拥有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态度的人凝聚在一起。

听音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乐声悦耳,我们完全不做任何思考,单靠乐声的吸引力本身就孕育着一种不用动脑筋而又引人入胜的境界。
不知不觉你就心悦神往了,其治疗康复作用是超药物的,世界上没有任何方法可奏效,音乐就神奇般地做到了。

患者如果非常愤怒、紧张或激动时,旁人无法交流,勉强交流适得其反,这时音乐就是一种直接交流的形式。

所有的音乐都有一种表现力,乐曲的音符背后都有某种含义,这种含义归根结底就是这部乐曲想要说的话,是这部乐曲的内容。
内容是什么?这是无法用普通语言能表达的。
换句话说,音乐所反映的感情世界,所表现美的主题,是很难用完全满意的词语来描述它的,只能靠自己静下心来,增强对音符本身的感受力,才能起到悦心疗病的神效。

研究证实,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音响等,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安眠、兴奋和止痛等作用。

对心病患者,医者及其家属还必须细心观察患者的思想和动作特点,有针对性地选乐曲,没有合适的经典乐曲时,可以编写乐曲,以最大限度地适合患者,使之产生共振与共鸣,这称之为音乐的个体化疗法。

如观察到患者手指颤动的节奏与众不同,或对某种音响有特别反应,或听到一些音乐就产生兴奋,这些反应哪怕是微小的,不易被人发觉的,也十分宝贵有效。
医者可以为之制定个性化的音乐,如弦乐、铜管乐、打击乐,甚至是餐具的敲打声音,以及一些非音乐的声音,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选乐中主要依靠患者的喜好,量心定制,令人舒服即可。
一般来说,中年女性可选《梅花三弄》,琴曲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调节情志的作用;
《春江花月夜》适合心绪烦躁、易怒失眠者聆听,具有安神定志、舒肝解郁之功;
对一些阳虚气弱者,见情绪低落、兴趣不浓、忧郁嗜睡、疲乏无力者,可以选听雄壮、豪放、刚健、嘹亮、气势磅礴、节奏感强的激扬兴奋类乐曲,如《解放军进行曲》《金蛇狂舞》《赛马》《黄河大合唱《男儿当自强运动员进行曲》《保卫黄河》,以及《塞尔维亚理发师》的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等。

如果心中存在万般难解之“怨”与“恨”,生活处在抱怨、埋怨、怨天尤人,甚至因怨生恨,不仅伤害自己的心肝,而且可能造成积怨伤人,十分危险,建议听听古曲《昭君怨》,条件允许可以学习弹奏《昭君怨》,借琴音抒发怨恨情绪,化解哀怨,使积怨平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优美的主旋律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
歌曲《在那银色月光下》表现了新疆年轻小伙子对往事的深浓依恋和对美好爱情的纯洁向往;
《春节序曲》展现了一幅春节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情深意浓的亲情相依;
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荡起双桨》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如果工作学习特别忙碌或因纠纷精神紧张,音乐可缓解焦躁的情绪,让人心灵放松,比如肖邦的《降E大调小夜曲》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仿佛描绘着大自然的夜色;
同样,中国的二胡曲《月夜》,作者创造一种“宁静”的意象,对皓月当空的描写,将淡淡的惆怅转化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古诺版的巴赫《圣母颂》曲调柔美委婉、纯净朴实,音乐表情细腻丰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让听者找回心灵之乐。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去听音乐,效果比听录音要好得多。因为人们对乐曲的理解,是随时变化的,每场演出都是全新的,许多因素在现场交汇,气氛与情绪完全不同。
本文选自《心病条辨》

(扫码下单)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心病条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这十种中药茶饮,绝对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 学中医的三个阶段,简单深刻!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