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真正做到针药结合,首先走出这个误区

真正做到针药结合,首先走出这个误区

经络和脏腑关系密切,但经络是脏腑之外的独立系统,二者不是隶属的关系,更不能用经络名称中涉及脏腑的阴阳属性直接等同于脏腑本身的阴阳之性。

这是对经络理论的误解,更是对脏腑理论的误解,千年来如此的认识导致了后世医家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治疗上的重大偏差和错位。

将经络和脏腑理论中相关的观点,依据同名直接嫁接对等应用,这是现代普遍承认的所谓针药结合的理论基础,这导致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实,只有明白经络和脏腑二者之间的不同,才能真正做到针药结合。

比如头面官窍的归属问题(附篇中有详细论述)。从解剖结构上,五官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但是从气化结构上则完全不同,从经络和藏象的角度更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以目为例,从藏象角度“肝开窍于目”,另有五脏精气皆上注于目之说;经络而言,目为命门而通太阳经,“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任脉、肝经等皆所过目。再比如,包括心肺在内的胸部,为阳之位,心肺所居;但是从经络看,胸部除为手足少阴、太阴经所过之外,胃经、胆经、肝经都经过此处。

从临床治疗上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不但可以见到从心肾角度考虑的大乌头煎、桂枝瓜蒌类方剂,还可以见到从脾胃论治的橘枳姜汤等。此外,胡希恕老先生善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胸痹心痛之实证而且临床效果很好,则是从少阳、厥阴过心的角度考虑。

不知经络与脏腑的不同,不可言针药结合。

为大家推荐好书

《生命大观中医气化结构理论》

王朝阳教授在书中,对中医学的许多概念、范畴,从气化结构的角度作了阐释;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的主线及其相互关系,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的若干问题都谈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对探求真理、研究学问、繁荣学术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访问学者 敬天林

全书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个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为基点,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医理论的主线——道天地阴阳;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为依据,分析了中医就人的生命本质与大道之理、天地之气、阴阳更胜、五行变化的关系;通过对《易经》《道德经》等多部中华文明古代典籍的解读,进一步探讨和分析《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架构、理论思想,揭示了中医药学关于人的肉体组织和人的“精气神”在“道天地阴阳”中的状态和规律。而贯穿全书的,则是中医药学的“气”“气化”和“气化模式”。

(扫码下单)

作为一名中医,在本书的最后再絮叨几句关于健康、疾病和治疗的话题。治病本是天地的事,其实和医生没有太大的关系,医生仅仅是道行天下的旁观者和体现者。“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命是道化的表达,是天地合德的结果,天人本为一气而同构,天地运而人与之同步。生命本身就是真气从之的过程,天统地、天统人,人身中自有天地之大药,依天行才能治身治心,故根本上讲,治病还是天地的事情。
——王朝阳 2017年6月初夏于圣彼得堡▶▷读《内经》,这个人读“痴”了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生命大观:中医气化结构理论——道、天地、阴阳》,点击可直接购买

王朝阳,男,47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儿科大学荣誉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出身于医学世家,全面继承父亲王端义教授的“运动头针疗法”,在临床中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师从于蒲辅周先生(周恩来总理之保健医)的亲传弟子、广安门医院薛伯寿教授,对热病、妇科、儿科、老年病、肿瘤及内科杂病的治疗皆有很深的体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跟随白广远先生修习太极拳二十年。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欢迎投稿唠嗑。

● 无特效药的呕吐病,换个思路?

● 揭秘肩关节脱位的正确锻炼方法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