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治疗痹证,让你“能屈能伸”的方子

治疗痹证,让你“能屈能伸”的方子
:逐风通痹汤方歌:逐风通痹汤,芪归没乳香。麻黄蝎丹参,痹证屈能伸。

逐风通痹汤
【方歌】
逐风通痹汤,芪归没乳香。麻黄蝎丹参,痹证屈能伸。
【组成】生箭黄芪六钱,麻黄三钱,全当归五钱,丹参三钱,乳香三钱,没药三钱,全蝎二钱。
【加减】脉象迟弱无力恶寒者,将黄芪重用一两,再照加乌头二三钱;脉象有力恶热者,以薄荷易麻黄,再加天花粉一两。初服以遍体皆得微汗为佳;至汗后再服,宜将麻黄减半,或止用一钱;筋骨软弱者,加明天麻三钱;口眼歪斜者,加蜈蚣二条,其病剧者,可加三条。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逐风通痹。
【主治】风袭肌肉经络,初则麻木不仁,浸至肢体关节不利。

【方解】此风中身之外廓,未入于脏腑也。是以心中无病,而病在于肌肉、肢体、经络、关节之处。《素问风论》谓:“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又《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据《内经》二节之文观之,则风袭人之肌肉经络,可使麻木不仁,浸至肢体关节不利可知也。是以方中以黄芪为主药,取其能升补胸中大气以通于卫气,自能逐风外出。故《本经》谓:黄芪能主大风,而又以最善发表之麻黄辅之。一则扶正以祛邪,一则发汗以透邪,二药相济为用,其逐风之力虽猛,而实不至伤正气也。至当归、丹参、乳没、全蝎诸药,或活血以祛风,或通络以祛风,皆所以赞助黄芪、麻黄以成功也。至于病偏凉者加乌头,更将黄芪增重;病偏热者加花粉,更以薄荷易麻黄,此随病机之所宜,以细为调剂,不使服药后有觉凉觉热之龃龉也。筋骨软弱者加明天麻,取其能壮筋骨兼能祛风也;口眼歪斜者加蜈蚣,取其善理脑髓神经,而有牵正口眼之力也。

【衷中参西医案摘录】曾治一人,夏月开轩当窗而寝,为风所袭,其左半身即觉麻木,肌肉渐形消瘦,左手足渐觉不遂,为拟此方。其病偏于左,又加鹿角胶二钱作引(若偏于右宜用虎骨胶作引),一剂周身得汗,病愈强半,即方略为加减,又服二剂全愈。后屡试其方莫不随手奏效。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张锡纯论伤寒(修订版)》

张锡纯是继任丘扁鹊、河间刘完素之后沧州第三位对中国医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其《医学衷中参西录》迄今发行已逾50万册,为近代任何一家之言所不及,至今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张锡纯论伤寒(修订版)》一书作者,刘建教授说:余数年前编撰《张锡纯论伤寒》一书,时光荏苒,拙作售罄。本次再版,在张氏《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期1~4卷伤寒论讲义内容的基础上,除在每条原文之后附以提要、释义内容外,并在张氏六经辨证部分后,附以七期5卷张氏伤寒、温病论文;为便于学者深入研究张氏学术,书后增加了张锡纯大事年表。

立中医言、立中医功、立中医德是余之学术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乃余之学术精神。然书中瑕疵,在所难免,热望贤达同仁,不吝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不断修订提高。

(扫码下单)
推荐书:《张锡纯论伤寒(修订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张锡纯论伤寒(修订版)》,点击可直接购买

书读二十载,当向先师问迷津;
煌煌百万言,莫令宏著留遗珠。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张锡纯论伤寒(修订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一个温阳散寒的经典成药(药简效宏)

● 资深编辑为您解密,《孟河医派三十八家》成书始末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