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治疗慢性头痛,这个处方很灵

治疗慢性头痛,这个处方很灵

:俗话说,头痛脑热不是病。无论小孩老人,谁都有这样的情况,累了或者压力大了,就会头痛。虽然不是大毛病,却困扰了很多人。针对头痛,中医药临床效果显著,贪多嚼不烂,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方子,两个验案。

处方:升降调肝汤。
组成:钩藤30~50g,川芎30g,赤芍30g,香附15~30g,蔓荆子15~30g,青皮15g,六月雪30g,柴胡15g,黄芩15g,麦芽30g,石决明30g,甘草10g。
主治:非器质性病变的各种慢性头痛,其痛较剧,时作时止,或频繁发作赖常服西药镇痛者,均可选用本方。
方义:此证的特点是作止无时,与“风”象相类。凡“风”皆与“肝”有关。风邪深伏于肝,待时而作,作则头剧痛,郁久强伸故也。肝喜条达,故疏肝理气为制方之要,柴麦附青足胜其任;肝风上干清空而痛,故须镇肝息风而速除所苦,钩蔓石决足以为功;肝郁则血瘀,血瘀又反过来促进肝郁,故须辅芎芍及六月雪以活血;肝郁常易化火,故佐黄芩以清肝。本方以疏肝理气、镇肝息风为主,活血清热为辅佐,使肝调风息,血畅热清,其痛自止,故名升降调肝汤。
加减:苔厚腻者夹痰湿,去石决明,选加牡蛎、白术、茯苓、制南星之类;久病赖西药维持者,加天麻蜜环菌片;剧痛难忍者,加蜈蚣、全蝎;兼高血压者,去青皮、甘草,加桑寄生、枸杞子;睡眠差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夹寒者,加吴茱萸、生姜。
禁忌:忌食辛辣、肥肉及鸡鱼卤腌等味厚之物,勿动气、过劳。
方歌:
调肝汤内用钩芎,蔓附柴芩麦芍同。
雪决青皮甘草入,头疼剧烈责肝风。
验案
1.曹某,女,47岁,1998年9月初诊。右侧头痛近半年,时轻时重,常因晒太阳或情绪变化而加重,痛甚时欲以头撞墙。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服用镇静止痛类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头痛仍反复发作。昨日因家事争吵后,右头部剧烈掣痛,伴头昏涨,失眠,心烦,不欲饮食,二便正常,血压100/60mmHg。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细。月经量少,色暗,3天即净,周期不定。证属肝肾虚衰,肝郁气滞,肝风上扰清空,以升降调肝汤加味,即原方加熟地黄30g,枸杞子30g。服2剂后,头痛减轻,呈绵绵隐痛状,睡眠改善。续服上方8剂,诸症悉除,随访无恙。(沈其霖 整理)

2.林某,男,41岁,1998年4月17日就诊。患者头痛反复发作2年余,脑电图、脑血流图、头部CT等检查无异常。每次发作无明显诱因。发则头顶涨痛连及目眶,耳鸣,口干口苦,大便长期燥结,7~10日一行。常服“头痛粉”“去痛片”等西药。此次头痛复作已3天,服西药未见减轻,诊见舌红,苔黄厚腻,脉沉弦,大便已5日未解。从头痛部位及痛有休作之特点,知其为肝风头痛,气血不畅,肠道积滞。方用升降调肝汤加减:钩藤30g,川芎30g,赤芍50g,香附30g,蔓荆子30g,黄芩15g,柴胡15g,枳实30g,郁李仁15g(打碎),甘草10g。服药2剂,头痛减轻,大便转润,2日一行,仍有口苦口干之症,但苔已转为薄黄,舌转暗赤。前方减枳实之量,加知母30g以清之润之。服药半月,头痛不作,大便1日一行。随访半年,头痛未发。(谭亚萍 整理)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李孔定》,点击可直接购买

李孔定为四川省政府表彰的首届十大名中医,熟谙中医经典,兼及诸子百家,文史哲功底深厚。从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多种疑难重症,对结核病有独到见解,对草药有深入研究,自制新方40余首,屡试不爽。学术上师古不泥,继承创新,知常达变。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病专药专方相结合”“内服与外用并重,药疗与食疗兼施”“诸般杂证,调理脾胃为先”“肝毒致热,治以清热透邪”“治肺需活血”等观点,重视调和之法,强调补而不滞,攻而不伤,顾护正气,以平为期。所探索的高级中医师承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受到广泛好评。该书汇集李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精华,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阅。

(扫码下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来源于《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由中医出版整理后发布。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大家都在看↓
葛根在妇科疾病中的妙用

蒲辅周和赵绍琴两代大医都赞誉的方子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