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有这些好处
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疗法是西医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而中医是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在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疗效和重要作用。那么,中西医在治疗肿瘤方面该如何结合呢?
目前,手术治疗仍为早期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有些肿瘤或因生长部位,或因侵犯血管或周围脏器等原因,不能根治切除,这种手术一般称为姑息手术。在根治性手术后,中医的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或扶正巩固;但对姑息手术来讲,因为肿瘤没有完全切除,则应酌情辨证,选择扶正抑瘤结合治疗。
放、化疗期间,我们可以用中药减轻治疗的副作用。根据化疗药物和放疗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中药治疗。如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或腹泻;改善白细胞低下,保护和恢复骨髓造血功能等。在化疗的间歇期,通过中药来整体提高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
在经过系统治疗之后,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把他们分成两大类:如果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我们对患者可进行扶正巩固治疗和健康管理,包括饮食指导、锻炼指导、调养指导、扶正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痛苦症状,比如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足麻木、疼痛(紫杉类、铂类引起,可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功能的紊乱,睡眠障碍,疲乏等,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来减少患者的痛苦。因为肿瘤及其治疗会对患者的躯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其健康管理非常重要,我们作为医生,要告诉患者怎样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健康管理,怎样发挥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从而尽快恢复健康。
1.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主要作用
(1)配合化疗,提高疗效:中药配合化疗能够提高疗效。2006年孙燕教授做了一项关于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NSCLC患者的生存期的研究。因为那时还没有靶向药物治疗,NP方案是NSCLC治疗最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配合参一胶囊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有效率,取得了满意结果。参一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人参提取物,对肿瘤相关性疲乏有一定疗效。目前,通过不断的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肿瘤相关性疲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也逐渐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随着肿瘤治疗学的进展,靶向药物成为治疗某些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对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配合中药治疗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报道。同时,这种联合治疗还可减轻靶向药物的副作用。
(2)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通过中药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中医药在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常见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炎、放射性黏膜炎(头颈部放疗导致口腔唾液腺的损伤、黏膜的损伤造成患者非常疼痛不能吞咽)、靶向药物治疗引发的皮疹、脱发,还有某些化疗药造成的手足综合征(皮肤肿胀、皲裂、疼痛、出血甚至感染等),这些均可以考虑中医药治疗。目前相关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使更多的人能认识中医、了解中医,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更多的人。
(3)不能接受放化疗患者的中医治疗:对于不能接受化疗的患者,比如反复治疗之后对化疗药耐药,特别是多次化疗后产生交叉耐药,或是因某些内科疾病不能采用积极的抗肿瘤治疗方法,或高龄等情况。此类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4)改善症状,提高QOL:肿瘤患者常伴有难以控制的痛苦症状,这些症状可能由肿瘤直接或间接引起,如口干、自汗、疲乏等。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在症状改善方面,中医药具有显著的优势。
(5)肿瘤的养生康复:随着医学观念的改变,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健康地生存。抗肿瘤治疗结束的患者,会有恢复功能、正常生活的需求,比如面对体力较差或胃肠功能紊乱等困扰,就需要通过康复来达到一个更好的、更健康的生活状态。中医药在这方面也有独到的养生保健方法。比如华佗的五禽戏、按摩、太极拳、针刺等,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自身功能,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指出,要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改善因为肿瘤造成的躯体和心理的障碍,以及社会属性的受损。这和我们中医的养生防病的理念高度契合。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中医治疗讲求以人为本,因此不仅要治病,更应帮助患者获得阳光、有品质的生活。
2.肿瘤治疗常见副作用的中医治疗
白细胞低下(化疗后骨髓抑制):多属气血不足、肝肾虚亏,可辨证选用八珍汤、右归丸加减。八珍汤见于《正体类要》,可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由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右归丸出自《景岳全书》,有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效,由熟地黄、炒山药、枸杞子、鹿角胶、制菟丝子、杜仲、山茱萸、当归、肉桂、制附子组成。
恶心呕吐:肿瘤患者化疗后常出现恶心呕吐,属胃失和降,临床中以小半夏汤方加减常获佳效。《伤寒论》载:“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旋覆代赭汤对于胃虚所致的恶心呕吐效果也很好,《伤寒论》云:“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其由旋覆花、代赭石、姜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可随证加减使用。
腹泻:腹泻为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属脾胃不和、中气不固。补中益气汤可以起到补益中气的作用。《脾胃论》有言:“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食不化。”对于顽固性腹泻,可予泻痢固肠丸,全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诃子肉、白芍、陈皮、肉豆蔻、罂粟壳组成,以健脾化湿、益气固肠,亦为临床常用中成药。
周围神经炎:周围神经炎亦为化疗常见副作用,特别是铂类、紫杉类化疗药物导致的周围神经炎尤为常见。《医述》载:“麻木,因营卫之行涩,经络凝滞所致。多见于手足者,以经脉皆起于指端,四末行远,气血罕到故也。”其病机属血脉不通,可用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以养血益气为主,在此基础上采用活血通脉的治法。
口腔黏膜炎: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病机属脾胃蕴热,熏蒸于上,因此可选用泻黄散泄脾胃伏热。此方清火调胃,伏热得清,而胃气不伤,临床屡获效验。亦可外用口腔溃疡散以清热敛疮。
肺癌靶向治疗引起的皮疹: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皮疹、甲沟炎、腹泻等。其中靶向药物治疗出现的痤疮样皮疹最为常见,其色红、高出皮肤、有脓疱、伴疼痛。中医认为,此类皮疹属营卫失和,血热化毒,瘀滞肌肤,治疗应清肺凉血解毒。可选用《医宗金鉴》枇杷清肺饮加减,此方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生甘草、山栀、赤芍、丹皮、连翘组成,以清肺解毒。若瘙痒严重,可加入苦参、麻黄;如有内热,可加大黄、玄参。也可以研磨成散剂后湿敷外用,外用方为大黄、黄芩、黄柏、苦参。
3.肿瘤常见症状的中医治疗
肿瘤常见症状为疲乏、疼痛、不寐和纳差,这些症状多由肿瘤直接或间接引起。
疲乏:肿瘤之疲乏的中医病机为元气虚损、阴血不足。治疗应重视健脾补气、养益心脾,代表方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人参养荣汤。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远志、陈皮、生姜、大枣、肉桂、五味子等。
疼痛:肿瘤之疼痛在治疗上应注重缓解疼痛。进展期的患者30%~70%经历过疼痛,疼痛的控制需规范化治疗。虽然目前无证据证明中药能治疗重度疼痛,但是治疗轻中度疼痛是否可以发挥中药的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呢?答案是明确的。在轻度疼痛3分以下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止痛的中药,因为3分以下的疼痛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可以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是否干预。很多情况下患者为了止痛愿意用一些中药治疗,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如草乌甲素片、元胡止痛片,还有一些外用的如复方蟾酥膏等。同时应关注阿片类药物副作用的处理,如便秘、恶心等,皆可用中药治疗。
不寐:肿瘤不寐之故大约有五,气虚、阴虚、痰滞、血虚、胃不和。临床中根据病机的不同,可以使用三个代表方剂:属肝肾阴虚,选用《柳州医话》一贯煎,方由生地黄、沙参、麦冬、枸杞子、当归、川楝子组成;属心脾两虚,选用《济生方》归脾汤,方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远志、木香、龙眼肉、酸枣仁组成;属肝郁痰扰,选用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组成。
纳差:肿瘤患者纳差属脾虚不运、升降失调。或有湿阻中焦,或兼胃阳虚衰。患者化疗中会常规用止吐药,用了以后患者虽未出现呕吐,但往往因为恶心、不愿意吃东西、食欲不好而求助于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子来调理,改善患者食欲。也有几个方子供大家参考: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组成;燥湿化痰的二陈汤,同样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组成;益气健胃的异功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陈皮组成。
总之,西医在根除和控制肿瘤方面有很多手段和临床研究,强调以研究的证据来指导临床;而中医强调几千年的经验和整体的调节,以辨证论治改善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的时间。中西医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获得长期生存。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2018年首届论坛以“肿瘤癌痛”为主题,郝万山教授邀请了中医经典名家裴永清教授,国家级著名肿瘤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李萍萍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赵吉平教授,以及美籍华人、中医药专家陈虹樑先生等众多中医界顶级专家汇聚论坛,同台论道。
打破专科疆界,以“经方”的独特视角互相启发,探索中医防治肿瘤癌痛的新思路,为提高治疗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创以“溯方源、析方义、论功效、谈应用、举案例、示技法”为特色的会议形式,由中医经典理论名师筑建中医思维框架,专科学术带头人阐述疾病前沿认知及多年宝贵的临证心得,众多中医非药物治疗专家教授展示独门技法,青年一代医生分享跟师历程和临床感悟。特别在临床经方技能实训环节中,由名老中医们进行现场诊疗演示,展示各学科权威的诊疗方案及手法操作,使每个学员都能够目睹老师临诊时的风采。
谨将论坛专家讲座和实况汇集成册,以飨读者。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主编:耿嘉玮。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新书资讯 | 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
● 体现中医治本思想,神经性头痛健脾胃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