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专治,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01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中医出版”将在近期举办【年终回馈读者活动】,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好书,并且将以全网最低价格回馈给广大读者。
02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11月15日——11月21日,“专病专治”专区好书等您来!!!
03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购买本期所有图书,全部5折!!!凡在本次活动中下单的朋友,即可获得“书香中医APP”7天的电子书会员!可以阅读超3000本的中医书籍!(领取方式详见文末)《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病》
张鸣鹤 著 原价36,现价18
风湿病困扰人们已有几千年,早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痹病”“风湿”的专论,但其病因至今未明。张鸣鹤教授是全国名中医,山东省中医院风湿病的的创建人,他提出的“清热解毒十八法”就是用新的思维、新的辨证、新的治疗法则,独辟蹊径地去应对所有风湿类疾病,扩大了临证的视野,增加了应对措施。本书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又有掷地有声的临床实践。其新颖的学术观点、清晰的疾病诊治思路、切实可行的临证实效,使人心中了然,为诊治疑难重症提供借鉴。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极其复杂、多变而且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死亡率。张老运用“清热解毒法”的新思维灵活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下面我们通过一则病案一探究竟。
谭某,女,34岁,已婚,鞋厂工人,山东济南籍。
初诊:2014年12月6日急诊住院。
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因颜面出现红斑伴有持续高热于某院住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当时曾查:ANA 1:1000,抗ds-DNA 184U/mL,BUN 8.6umol/L,Cr 84.4umol/L;尿常规:PRO(++),BLD(++)。经使用甲强龙、骁悉、羟氯喹等治疗约20天,体温正常,病情好转出院。半月前口服甲强龙由每日32mg骤减至每日16mg,病情迅速恶化,出现无尿、全身浮肿、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无力、不能行动,于当日前来我院急诊求治,被收入院。
查体:T 36℃,BP 182/106mmHg,意识蒙眬,两侧颜面及前胸有浅红斑,全身高度浮肿,四肢皮肤光亮有波动感,呼吸急促,两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III级,心率96次/分,腹部膨隆,有移动性浊音,肝脾摸不清,舌质尖红,苔白厚稍腻,脉象沉细数。
实验室检查:HGB 76g/L,RBC 2.86109/L,WBC 10.80109/L,ESR 68mm/h,ALT 78IU/L,AST 56U/L,BUN 38umol/L,Cr 288mol/L,ANA1:1000,抗ds-DNA166U/mL,抗Sm(+)。
西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诊断:蝶疮流注;癃闭。
病机:素体亏虚,感受热毒,损伤脏腑、肌肤、脉络,滋生脏毒,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元亏虚,水湿泛滥。
治则:清热解毒,和胃降逆,补益脾肾,利水消肿。
处方:贯众15g,蚤休20g,枳实10g,大腹皮15g,熟大黄10g,茯苓皮30g,猪苓30g,泽泻30g,红参6g,杜仲12g,半夏9g,竹茹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日,停药1日。
当天进行血液透析1次,西药给予甲强龙40mg静脉滴注,呋塞米100mg 静脉注射,口服氨苯蝶啶50mg,每日3次,吲达帕胺2.5mg/d,阿法骨化醇0.25g/d.同时用输液器上端针头插入患者两外踝下缘皮下进行水肿引流。24小时后患者开始排尿,两下肢引流管通畅,每分钟排液量可达10~15滴。
入院3天后,全身浮肿明显减轻,24小时尿量可达1500mL左右,能进饮食,未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两肺湿啰音消失,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心率80次/分。复查:ALT 56U/L,AST 42U/L,BUN 18umol/L,Cr104mol/L;尿常规:PRO(++),BLD(++)。
中药按上方去半夏、竹茹,加莲须6g,芡实20g。水煎服,服法同前。西药甲强龙改为口服,
每日32mg,利尿药停用。下肢皮下引流停用。
患者于42天后出院,自觉体力有增进,能下地自由走动,全身浮肿基本消退,纳眠差,脱发多,月经2个月未来湖,前胸、颜面仍有浅红斑,舌质苔白,脉象沉缓。复查:HGB 96g/L,RBC 3.261012/L,WBC 6.40109/L,ANA 1:320,抗ds-DNA 118U/mL,ENA(-),ALT 32U/L,AST 22U/mL,BUN 9.6mol/L,Cr 88umol/L;尿常规:PRO(++),BLD(+)。中药处方调整:贯众15g,大青叶20g,半枝莲20g,连翘20g,猪苓15g,茯苓20g,山茱萸12g,菟丝子20g,覆盆子20g,桑螵蛸12g,莲须6g,芡实20g。水煎服,服法同前。西药改服醋酸泼尼松,每日30mg。
2015年3月6日复诊:自觉全身乏力,脱发减少,饮食转佳,易失眠,月经仍未来潮,前胸、颜面红斑减轻,舌脉同前。中药按出院时处方去猪苓、茯苓,加熟地黄20g,当归
15g,黄精15g。水煎服,服法同前。西药泼尼松已减至20mg/d。
2015年6月6日复诊:自觉无不适,脱发已止,月经已来潮,但经量不多,红斑已消退,颜面仍显潮红,苔薄白,脉象沉缓。复查:HGB 106g/L,RBC 3.681012/L,WBC 4.55109/L,ESR 28mm/h,ANA1:160,抗ds-DNA 76IU/mL,BUN 7.8mol/L,Cr 824mol/L;尿常规:PRO(+),BLD((+)。中药处方调整:贯众15g,大青叶20g,黄芪15g,当归15g,熟地黄20g,楮实子15g,山茱萸12g,菟丝子15g,覆盆子20g,五味子10g,莲须6g,芡实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两日,停药1日。西药泼尼松已减至10mg/d。
2015年9月6日复诊:病情稳定,自觉无不适,舌质正常,苔白,脉象沉缓。复查:PRO(),BLD(+)。嘱按原方每两日服用1剂,巩固疗效。西药泼尼松已减至5mg/d。
《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实践》
张军平 主编 原价28,现价14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仅次于冠心病,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本病在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以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年人居多,进入21世纪其发病率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因此VMC的诊断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现代医学至今无特效疗法,主要是休息、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在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形成独特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很早中医药就对病毒性心肌病并发情志疾病有所阐述,《灵枢本神》云:“心藏神,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认为心血不足则精神萎靡、心情抑郁,且心损与神伤互为因果,在疾病演变过程中互为致病因素。这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和加重抑郁和焦虑症状有异曲同工之妙。过去数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并发症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治疗优势得以逐步显现。但是,还未形成规范化的诊疗方案。
《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实践》的作者张军平是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一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级人选,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他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常见病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方案优化及疗效评价,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疗效评价、预后与转归方面做了大量相关工作。
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1)对欧美、日本、中国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谱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病毒性心肌炎各地的流行病学资料。
(2)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掌握疾病的动态演变规律,与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相互补充,从而在抗病毒与调节免疫方面形成合力。通过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对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进行研究,并总结出VMC的中医辨证规律。随着新检测方法的出现和临床应用,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不断修订和完善诊断标准,才能逐步减少误诊和漏诊。
(3)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检查方面,尤其在免疫和心脏核磁共振方面做了部分工作,其对诊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4)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临床上各有所述,在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病证结合模式下的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5)由于本病的疗效评价方法并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特点,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医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研制了一种病人自报告“生活质量量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临床评价工具,并对所研制的量表进行了初步考核。
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以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疗效评价、预后与转归为线索,将研究过程及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诊疗建议汇编成此书,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肝病中医辨证护理》
谭柳纯,毛德文 主编 原价39,现价19.5
中国是“肝病大国”,调查显示,每12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人患有肝病。在我们身边近些年来,患上脂肪肝、酒精肝、甲肝、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等肝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脂肪肝患者也超过1亿人。据临床资料显示,如不对脂肪肝进行早期干预,其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的概率会加大。为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本书主编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肝病治疗中心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配套课题成果、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重型肝炎中医辨证护理的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重型肝炎中医辨证规范化护理手册》,在广西13家中医医院进行应用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这本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书中详细介绍了针对各种肝病中药、针灸等不同方法的彩色配图,并按病种分型后再按每个证型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健康指导及并发症护理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指导建议。
本书将整体护理与中医护理进行融合,突出体现中医护理特色,体现传统中医与现代临床护理的珠联璧合,从而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让中医护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及路径化,对临床、教学、科研、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及相关的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供临床、教学、科研、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为肝病患者及家庭的中医辨证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适用于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初识月经病中西医辨治》
董晓英 著 原价30,现价19.9
本书围绕月经病进行论述,每章均从古案篇、认识篇、治疗篇、调养篇和心得篇五个方面阐释。
古案篇主要从《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经典医案中选出古代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典型医案,并进行白话解读,最后做出点评,旨在通过古人的经验为今天的诊疗提供更多启示。 认识篇综合了中西医对月经病的认识,以其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的理论基础。 治疗篇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作者将20年来的临证经验,按照不龄阶段将典型医案进行整理,以故事的形式,通过临证,从中年西医不同视角对医案进行分析,对辨证思路进行详细阐释,为读者展现个完整、生动、鲜活的治疗案例。 调养篇介绍了一些常用适宜技术如灸疗,以及食疗等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心得篇是作者多年来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治疗思想。
《中医外科验案赏析》
李大勇 主编 原价75,现价37.5
本书由20余名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中医诊疗经验的专家筛选了近二十年来中医药专业杂志刊登的具有中医药治疗特色的典型外科验案,编写,收集和整理了适宜中医药治疗的现代中医外科的54个常见疾病的250余个验案,按疮疡、乳房疾病、瘿病、皮肤病、肛门直肠病、泌尿及男性前阴病、周围血管及淋巴管疾病分类编排,采用以病为纲的形式,从病、证、理、法、方、药等方面对所选验案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医案,后附参考文献。
《全面防治颈椎病新策略》
邹季,熊勇 主编 原价49,现价24.5
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反思,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认识与感悟。这些新思路、新策略,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精准医疗”的新理念和隐病防病、已病治病、既病防变、防治结合,以及预防为主、预防为先预防为重的“大健康”医学新理念。
如对颈椎病的基本概念要进一步强化认识。“颈椎椎间盘病变或破裂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事实上,一旦颈椎椎间盘已发生病变或破裂,那么颈椎必然处于严重失稳状态,就会导致颈椎病不断发展演变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此时开始治疗为时已晚,治疗乏术,这就是临床上普遍疗效不佳的原因。
扫码加客服小香
凭借订单截图,私聊客服小香(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即可获得7天的书香中医App电子书会员。
END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中医出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遣方用药是大学问,这几本书告诉您关于“中药”的那些事儿● 这本书是“中医临床真实世界研究”的扛鼎之作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