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春风和暖 暗箭需防

春风和暖 暗箭需防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几句话把春天的气候特点描绘得贴切而生动。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春风”是大自然恩赐的和暖、温柔而又富有活力的气息。但是,春回大地,春风拂面,当人们沐浴在和煦春风里享受欢乐的时候,若不知加强养生保健,就极易被春风中隐藏的暗箭射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不但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而且因为阳热生发以及气候变化剧烈等原因,更是各种疾病多发的季节。

一方面,春天乍暖还寒,是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稳定的季节。春初,当北方冷空气仍很强劲时,空气中的低温高压区向高温低压区流动加速,导致了春季多风的特点。风速越快,人体散热亦快,人就感到寒冷,这正是“春寒料峭风作祟,春天冻人不冻水”的原因之所在。在气候容易骤变的季节里,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细菌、病毒等便会趁虚而入,不但易诱发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猩红热、水痘、腮腺炎、风疹等多种传染病,而且还易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其二,春天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在这种冷暖无常、气温骤变或气压剧升的异常气候里,极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失调,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凝时间缩短、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诱发高血压、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其三,春季阳热上升,若不重视调整饮食,过食辛温燥热之品、肥甘厚腻之味,或过量饮酒,可导致火邪上冲,易引发鼻衄、头痛等症。再加上气候反常,一些年老体弱与患有宿疾者,也易引起旧病复发,如偏头痛、胃痛、咽炎、肝炎、肺结核等最常见。

其四,繁花似锦的多风天气,空气中飘浮着各种花粉颗粒、杨柳絮、尘埃、螨虫,这些物质四处传播,对于过敏体质之人,最易因此诱发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和荨麻疹等。

其五,春季气温、气压、湿度多变的特点,使人的情绪更为活跃,也更容易出现波动。尤其是有精神病史者,对于这种天气最为敏感,易引起复发。据统计,3~4月是精神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时候,故民间有“春天到,痴子闹;菜花黄,痴子忙”之说。

总之,春季景色秀丽,生机勃勃,但气候多变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最大。所以,随着春天脚步的到来,在沐浴着春风带来的和暖、温柔、清爽的同时,必须加强自我保健,注意适应气候变化,警惕被春风中隐藏的暗箭射中,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春季养生提示

着装适宜
春天气温虽逐渐回升,但乍暖还寒,气候变化剧烈,甚至会出现“倒春寒”,因此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加强防寒保暖。

调畅精神
春季要特别注意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慎思戒怒。若能经常走出家门,踏青问柳、外出旅游,最能陶冶情操,疏肝解郁,使心胸开阔、精神愉快、气血调畅、精力旺盛。家中若有精神疾病患者,亲友更应多关心、体贴,也应监督病人按时服药,注意避免旧病复发与加重。

早睡早起
春天宜早睡早起。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多到室外活动,舒展形体,可减少困倦。老年人若春眠太久,最易导致脑血栓形成。

饮食清淡
春天阳热上升,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宜少吃辛温燥热之品,注意多饮水,吃饭不宜过饱,防止积热上火。

重视锻炼
春季空气清新,最有利于机体吐故纳新,充养脏腑。重视运动健身,可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可能一年都因此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防病
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要特别注意生活规律,居室常开窗通风换气,讲卫生、除虫害,消灭传染源,加强预防。过敏体质的人,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过敏的发生。

节制房事
春季阳热上升,性欲大多增强。因此切忌因兴奋而房事过度,否则会耗伤精气,不利身心健康。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孙清文
桔梗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