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四川 成都市 /孙清廉
中医学将自然界正常情况下的六种不同气候变化“风、寒、暑、湿、燥、火”统称为“六气”。由于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已适应了它们的变化,所以“六气”一般不会引人致病。只有当气候异常而有急骤变化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引发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被中医统称为“六淫”—“淫”是不正之邪气,有“太过”之意。

中医认为,风为春天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风邪为病,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多由自然界的风邪侵袭人体而得病,内风则多由肝脏功能失调而引发。本文专论述外风的致病特点。

风邪有三大致病特点:
其一,“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湿邪、燥邪、火(热)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所以风邪实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称其为“百病之长”。

其二,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致病多伤害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故《黄帝内经》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其三,风邪善行而数变,伤人最速。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如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等疾病,一般多是发病急、传导也快,所以说风邪致病伤人最速。

临床最常见的外风之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伤风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咳嗽、喉痒、鼻塞等症。若发热、脉浮数,为风热感冒;若发热恶寒、脉浮紧,则为风寒感冒。

2.风寒湿痹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若风邪偏盛,引起痹证,会呈现出关节疼痛常游走不定、痛无定处的特点,称为“行痹”或“风痹”。

3.头面浮肿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风,眼睑与头面浮肿,或一身悉肿、小便不利,多见于急性肾炎初起等。

4.皮肤疾患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漫无定处,此起彼伏,如风疹等。

5.过敏性疾患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花粉常随风飘扬,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

此外,外受风邪伤害,还易诱发头痛、肩周炎、面神经麻痹等。

为了预防与减少风邪对人的伤害,应注意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在风大(特别是大风降温)与风沙的天气出现时,应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办事,最好穿风衣、戴帽子、围纱巾,还可戴上墨镜、戴好口罩,以加强防风、防寒等防护措施。

2.平时不要长时间待在风口处,特别是不要在高墙之下、过道、路口,或河湖等风太大的地方久留,以防风寒湿邪伤害。

3.患病或坐月子期间,最好只开一侧门窗通风,不让空气过度对流。

4.夜晚或者是汗出之后,不可在穿堂风口处休息、睡卧。夏季天再热,也不要睡卧于空调的对流风经过处,开电扇最好摇头吹,不要让高档风对着身体的头、腹、脚部直吹,睡前最好在腹部盖一毛巾被或凉被,以免受到风寒伤害。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