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南怀瑾先生:中医《内经》的阴阳

南怀瑾先生:中医《内经》的阴阳

◆ ◆ ◆ ◆ ◆

在《内经》医理中,无处不是阴阳,但是这些阴阳杂说,没有经过整理,可说是一篇杂混在一起的阴阳说法,使人有迷糊不清之感。

医学的大系统,不论中西,不外乎下列数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感官系统、皮肤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

在医学日趋发达的今日,中医及西医已呈现了合流的趋势,西医方面由于科学的快速进步,缺乏综合的意义,更嫌分枝太多,有左耳一科右耳一科之叹;而中医又嫌太过笼统,牙痛也是阴阳欠调和,眼红也是阴火旺的那一套阴阴阳阳。

阴阳在中医中的意义有七个方面:气候、地质、呼吸、气脉、身心、组织、治疗。现在分述如下。

1
气候阴阳

这是天象的范围,地球上的四季区分,是中医最重视的问题。因为气候列入了阴阳的范围,北方就是属阳,而南方变成属阴了。有一种说法,认为北水不清,南方的水才清,也是阴阳的道理。

在天平的两端,将同等重量的木炭及泥土,各系一端试验,在冬至一阳生时,木炭就重了,而在夏至一阴生时,泥土就重了些,这也算是与阴阳有关的事。

由于这种现象,说明了风雨晦暝的气象变化,产生了温度湿度的变异,深深影响了病情的发展。

但是由气候而讲到病理,是很令人困扰的事。由病理再牵扯到阴阳,更是大可不必。

2
地质阴阳

这是风土的问题,地质土壤,影响了植物的生长,间接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体质和抵抗力。

由于寒温暑湿,当然也产生了阴阳。

在北方生长居住的人,患了伤风,都有某些习惯治疗的方法,但是到了台湾之后,昔日的老方法都不生效了,问问台湾的朋友吧,原来他们吃凤梨治伤风,吃杨桃治咳嗽,这就是地质的问题。

3
呼吸阴阳

呼吸也有阴阳吗?真妙!左鼻是阳,右鼻是阴,信不信由你。

反正未学瑜珈术及道家方法的人,左右两鼻很难畅通,这里所说的畅通有一定的方法,就是用手按住一个鼻孔,只用另一个鼻孔,尽量吸气,到极限时,急速呼出。如此交互呼吸,而没有鼻水滴出,才算畅通。

如果两鼻畅通,表示身体健康,头脑清爽,精神愉悦,这是毫无问题的。

在中医的说法,是虚实表里,就好像一根软的水管子,没有水时,管子是虚的;有水时是实的,也是以阴阳区分。

呼吸的阴阳道理,与气候及地质阴阳来比喻,与宇宙的法则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是将这个法则应用到人体罢了;到了人体之后,它的时间与现象,只与宇宙的法则略有不同而已。

4
气脉阴阳

中医在诊脈的时候,用浮沉迟数来表示。究竟什么是浮?什么是沉?什么是迟?什么又是数?只有临床经验很多的医生,才能体会到此中的道理。

有了浮沉迟数,就表现出了其病情上阴阳的道理,这些病理的说法,也都在医经中与其他的阴阳之理笼统共讲。

5
身心阴阳

这是中医的哲学部分。在中医的医理上来说,医是身心并重的,要兼顾阴阳的两面,就是身心两面,因为病起的原因,与治疗的方法,都与身心有关。

甚至,虽然有病的是我们的身体,但是心理的因素却占百分之七十,而生理只占百分之三十。

如果一个医生能给病人安全感的话,已经治了一部分的病了,所以,中医的医理,心理是重于生理的。

6
组织阴阳

人的全身器官,都是以阴阳来代表的,头为阳,肾为阴等等。

十二经脈也有阴阳。与《易经》的说法一样,这些经脈都呈交叉的现象,所以会发生左边病医右边,右边病医左边的情况。

7
治疗阴阳

这部分主要的是药物问题,以及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的道理。

说起来药物,实在比医理更加有趣,因为按照中医学的说法,每一种药都有它的阴阳两种特性。就拿药性较猛的大黄和附子来说吧:少吃一点大黄,就有泻的作用,但是,将一斤大黄熬成药膏,服后不但不会泻肚子,反而会造成便秘的现象。

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所谓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了。前几次谈到过附子这味药,道理也是一样的。

如果以针灸来说的话,大家都知道,有些病人天生是晕针的体质,如果一针下去病人晕了过去,在另外还阳的穴道来上一针,病人马上就好了,这也是阴阳的治疗方法。
——南怀瑾先生《易经与中医》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