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知多少
骨质疏松知多少
山东 济南市/罗欣宇
山东 潍坊市/张金梅
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健康问题。根据2018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与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则达到了32.0%,平均每10位老年人中就将有2~3位骨质疏松患者。且有研究表明,至2050年,骨质疏松患者将增加至5.333亿人。预防骨质疏松刻不容缓。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受损、骨组织成骨及破骨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我们的骨骼在不断地更新重塑,旧骨吸收,新骨生成,每年约有10%的骨骼得到更新。骨骼重建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实施,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使骨量稳定。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钙质流失,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成骨细胞的活力下降,新骨的生成跟不上旧骨的吸收速度,骨重建逐渐失衡,就导致了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大,受到外力影响更易折断,即骨质疏松。
打个比方,我们的骨头就像是一面砖墙,每年修补更新,就是将旧砖头换成新砖头,现在旧砖头继续拆下,但新砖生产不过来,久而久之墙上就会出现空洞,也就是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早期往往没有特殊的表现,不易被察觉,但随着骨质流失加重,可出现腰、背、髋骨部疼痛或持续性肌肉钝痛,甚则发生功能障碍,影响活动,并易引起骨折等严重的不良后果,直接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
骨质疏松的疼痛大多是腰背疼痛或者全身性的骨痛。而且易在翻身时、起坐时,以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疼痛,进行一定的负重活动时也可能导致疼痛加重。往往夜间的疼痛也比日间要重。疼痛严重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则出现活动受限。
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相对轻微外力时就发生的骨折,且日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较大。骨质疏松可以导致任何部位的骨折,股骨和髋部骨质尤其危险,大约20%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最终约有50%的患者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较为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而导致驼背或身高降低,而多发性的胸椎压缩性骨折有可能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影响正常呼吸。
严重的骨质疏松甚至能危及生命,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提前预防,尽早治疗。
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
骨质疏松是一种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除了年龄增长、家族遗传等不可控因素外,其主要风险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与药物。
生活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有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咖啡因、营养失衡、钙以及维生素 D 缺乏等。此外,50岁以上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大,因为雌激素可以抑制骨骼吸收,而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大量下降,极易导致骨重建的失衡,更要格外注意防治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 (2017)》中推荐了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1分钟测试题,能够初步筛查骨质疏松风险(附文末)。
骨质疏松的预防
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规律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骨骼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系,其中以钙和维生素D最为重要。
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可以减缓骨丢失并维持骨骼的健康。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而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 000~1 200毫克。平日应注意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如若在饮食中的钙摄入不足时,可适当通过服用钙制剂来补充。
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生长、改善平衡能力并降低跌倒风险。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为“内源性”的,是由皮肤中的维生素D原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转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日照是摄入维生素D的主要方式,最好能每天晒半个小时以上的太阳。
运动可以保持骨量,还可增强机体的力量、敏捷以及平衡等,能够减少跌倒的风险。适合中老年人运动锻炼的方式包括散步、各类运动操、舞蹈、乒乓球以及游泳等,疫情防控期间,大家也可以居家练练八段锦等中医养生保健操。
除此之外,建议生活中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及碳酸饮料。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老年人更要格外注意预防跌倒,可以考虑使用拐杖和助行器,浴室也应安装防跌倒设施以免受到伤害。如有条件,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十分重要,若已经确诊骨质疏松,也要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骨质疏松与中医
中医学里并无“骨质疏松”的明确记载,但依据其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可看出本病与“骨痿”“骨痹”和“腰痛”等相似。
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素问逆调论》有云:“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肾虚则髓不能满,骨即不生。脾主运化,在体合肉而主四肢,为后天之本。《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言:“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脾气虚衰,则气血生化无源,血不化精,精血不足,四肢肌肉失养,则骨髓失后天之养。肝在体合筋而主藏血,肝血有伤则筋脉失养,肢体屈伸不利,且肝肾同源,肝血不足则肾精有损,骨髓失养。肝主疏泻,调畅一身之气机,肝郁气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精血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此病。血瘀的成因有多种,年老体弱或跌打损伤,气血运行不畅,易生瘀血,瘀血阻滞经络,进一步阻碍津液气血运行,致使筋脉骨髓失养,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以肾虚为本,与肝虚、脾虚密切相关,以血瘀为病理基础和病理产物,故治疗上以补肾为主,佐以健脾补肝活血为法。临床常用青娥丸、六味地黄丸等药。针灸推拿、食疗及练功疗法(太极拳、八段锦等)也能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IOF骨质疏松风险1分钟测试题
在下列问题中,请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是”或“否”。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3.实际年龄超过40岁?
4.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而发生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1年内超过1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 40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 厘米以上?
7.是否体重过轻?(BMI值少于19千克/米2,BMI计算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 (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9.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11.女士回答: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停经?
12.女士回答: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13.女士回答: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14.男性回答:是否出现过阳痿、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15.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啤酒500克、葡萄酒150克或烈性酒50克)?
16.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17.每天运动量少于30 分钟?(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18.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19.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 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进行骨密度等进一步检查。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罗欣宇,张金梅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