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袭人,小心过敏性结膜炎
“春风又绿江南岸”,姹紫嫣红的春天到来了,花粉也随着春风袭入人们的眼耳口鼻,引起过敏性炎症,如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
结膜暴露于眼表,其中肥大细胞的密度高达 5 000 个 / 立方毫米,肥大细胞脱颗粒引发过敏反应,因此结膜是免疫活性最强的组织。过敏性结膜炎,是春季最常见的眼病,以眼痒、眼红、磨涩、流泪为主要症状,因眼部红痒难忍,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常影响工作学习,甚至导致患者心理障碍。
1933 年 Abelson(艾贝尔森)等的统计表明,过敏性结膜炎的患病率为 25%。1988 年美国统计的结果显示,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为 15%。2004 年我国报告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 20%。
1
治疗方面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以抗过敏为主,主要应用滴眼液,一般不主张口服药物。滴眼液大概有以下几类:
1.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滴眼液、吡嘧司特钾滴眼液,点眼1周后才能起效。
2. 抗组胺药 :依美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有上述两种作用。
3. 糖皮质激素 :氟米龙滴眼液、地塞米松滴眼液,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角膜溃疡。
4. 非甾体类 :普拉洛芬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眼部刺激明显。
5. 人工泪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没有抗过敏作用,只是稀释肥大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浓度。
6. 血管收缩剂 :可引起青光眼。
7.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滴眼液、FK506滴眼液,停药后易复发。
2
防治过敏性结膜炎,临床上有几个难点
过敏性结膜炎为难治性疾病,却又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过敏原有几千种,目前能查出的不到一百种,所以通常情况下过敏原难以确定。空气传播的过敏原最常见也最难以避开,戴口罩只能减轻口鼻吸入,而眼睛却不能用遮挡的方法阻止过敏原袭入。
滴眼液虽然种类多,但是副作用少、效果好的却很少。而且,过敏反应过程复杂,有速发型和迟发型等各种不同表现,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的过敏性疾患。过敏性疾病是全身免疫功能紊乱,只是局部用药,治标不治本,口服抗过敏药的副作用也不可避免。
3
中医优势
笔者临床治疗、研究过敏性结膜炎 30余年,主持完成局级、院级课题研究 4 项,总样本量 700 余人,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优势。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目痒”,明朝以后的眼科专著如《审视瑶函》《正治准绳眼目集》 《目经大成》等均有专篇论述。
过敏性结膜炎以眼痒、红、肿、流泪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风胜则痒,热胜则红,湿胜则肿和流泪。本病的急性期 90% 是以风热湿邪侵袭为主,急性期以局部辨证为主、全身辨证为辅,目的是为了快速消除局部症状。慢性期兼气虚、血虚,治疗以调整全身、防止复发为期。
笔者遵循中医理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及科研验证,推出“脱敏止痒洗眼方”“脱敏止痒口服方”,内外兼用,标本共治,疗效肯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此二方2009年被西苑医院药事委员会批准为协定处方。
脱敏止痒方
脱敏止痒洗眼方 :
苦参、黄芩、黄连、蝉蜕、荆芥、蛇床子
脱敏止痒口服方 :
生黄芪、生龙骨、泽兰、荆芥、木贼
根据课题研究结果,两方联合应用,眼痒多在 1 ~ 2 天消失,红肿多在 5 ~ 10天消失,全身其他部位过敏性炎症也随之减轻。经统计学分析,脱敏止痒洗眼方的疗效优于吡嘧司特钾滴眼液,脱敏止痒口服方疗效优于盐酸西替利嗪片。
目前,西苑医院还没有上两方成药,需要眼科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开出。眼科还有穴位注射、中药雾化、针灸等中医疗法,临床疗效满意。
自身保健
春季阳气生发,为肝主时令,应该顺应四时,早睡早起,恬淡虚无,饮食清淡,加强运动。“肝为罢极之本”,春季不可过度劳累,不可过食辛辣、鱼虾、羊肉等生发之品。长期久坐不运动并思虑过度者,往往导致体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气燥,脾胃不和,过敏体质者最为多见,尤其需要注意。“肝开窍于目”,素有眼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春季养生及用眼卫生,以防眼病复发或加重。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张玉平
朝阳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