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肠动力 “加油”
为你的肠动力 “加油”
四川 达州市/兰晓雁
你的肚子是不是出现了不消停的情况,动不动就肚胀、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多屁?表面上看来,这些症状好像都不挨着,其实它们很可能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肠动力不足了。
何谓肠动力?
肠动力指的是肠道肌肉的收缩蠕动能力,包括肠道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频率。我们知道,一日三餐吃入的食物先经口腔咀嚼,后“送”入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再“送”入小肠,其所含的养分被人体吸收利用,剩下的残渣再被“送”入大肠,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个“送”的动力就是来源于肠道(包括胃)肌肉收缩蠕动的力量,又称为肠蠕动。
健康人的肠道蠕动速度与频率都没有问题,人们所吃的食物完全能按正常的速度(一般食物约在小肠段停留4~8小时,在大肠段停留10~20小时)完成在肠道中的生理过程(消化、吸收与排泄)。这就叫肠动力正常,当然也就不会有上述肚子不消停的情况出现。
如果不是这样,如肠蠕动过慢,致使食物残渣在大肠停留的时间超过了20个小时;或肠蠕动过快,食物在小肠段停留的时间还不到4小时;或肠蠕动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等,消化道的症状就会应运而生。前者谓之便秘,后者叫作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不折不扣地成了病态。这就属于肠动力不足了。
还须明确一点,肠动力不足往往与胃动力不足连在一起。
肠动力不足与胃动力不足
两者如何区别呢?
胃动力不足是食物常停滞在胃中,导致胃排空时间延长,引起饱胀不适、恶心嗳气、胃胀反酸等不适感,俗称消化不良。
肠动力不足则主要体现在排便不规律、下腹胀气等方面,属于功能性肠病。
判断标准大致是:
一看排便次数(每星期少于3次或每天多于2次)。
二看大便时有没有便急或排不尽的感觉。
三看有无腹泻、腹胀、屁多等症候。
在此要提醒各位读者,不可将上述症状轻易地统统归咎于肠动力不足,让诸如肠炎、肠癌等器质性肠病漏网。因为这些疾病的性质、治疗与结果截然不同,绝对不可混为一谈。如有相应症状出现,应先向专科大夫诉说病情,并经过详细的检查与随诊,将器质性病变完全排出,才可确认为肠动力不足。
肠动力不足虽然属于功能性疾病,但若听之任之也会给健康带来损失,甚至诱发器质性病变。因为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吸收营养和排毒的器官,动力不足时,轻者影响营养吸收,造成毒素排不出去,引起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重者可因长期腹胀、无便意、大便间隔时间长等因素,增加患上溃疡性肠炎甚至结肠癌的风险。
最新调查还显示,肠动力不足并非少见病。目前,在国内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0%,年轻人的发病也越来越高。因此,没有绝对安全的旁观者,每个人都要注意该病的防与治。
防治建议抓好以下几个要诀
药物“加油”
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便秘、胀气等症状较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用药物。西药可选择具有改善肠黏膜功能、调节消化系统功效的品种,如多潘立酮片、乳果糖、酚酞片等。
服用多潘立酮片请记住三点:
一是一定要得到你的主治医生的首肯,绝对不可自行服用。
二是服药的最佳时机是饭前半小时。因为肠动力药的起效时间是服用后30分钟,2小时左右作用达到高峰,而肠动力改善的最佳时间也是餐后2小时内。如果饭后再服药,药物的作用时效不符合人体的病理生理,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三是合理掌握疗程,以1个月时间为限,不要超时服用。因为服药超过1个月容易发生耐药,且不良反应会增多。
另外就是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其代谢产物(乳酸、醋酸和酪酸等) 既能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等有害物质,还可促进肠蠕动,增强肠动力。如培菲康(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粪链球菌组成)、整肠生(主要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金双歧(又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由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构成)等,对便秘、腹泻交替者尤为有益。
中药亦可助一臂之力,包括补脾益肠丸(适于腹泻明显者)、附子理中丸(辨证属胃肠虚寒者)、木香顺气丸、健脾消食片、枳实消痞丸、保和丸、香砂六君丸(腹胀明显者),以及蜂蜜、大黄(便秘明显者) 等。但服药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你的体质与病情辨证选用。
饮食“加油”
饮食方面的总要点是:
1.摄入的优质蛋白要充分:建议每天1袋奶、1个鸡蛋、50克红肉、100克豆腐。
2.膳食纤维要足量:建议每天吃5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尤以卷心菜、甘蓝、花椰菜等含有水苏糖成分的十字花科蔬菜为佳。
3.辅以发酵食品:如酸奶、德国泡菜、味噌和苹果醋等。木瓜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因为木瓜中含有一种被称为“木瓜酵素”的蛋白质分解酶,能让你摄入的蛋白质得到最好的消化。
如此才能共同营造出一个健康的肠道环境。
另外,还可酌情吃点“小灶”。
1.便秘者的食谱可加入香蕉(每天1根)、大麦(每天50克煮粥)、洋葱(每隔两三天吃1次)等食物,这3种不仅是营养“明星”,而且富含低聚果糖(膳食纤维的一种,对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特别有效)。实验表明,每天摄取3~10克低聚果糖,1周后就能见到防治便秘的效果了。
2.腹胀、多屁者须远离咖啡、碳酸饮料、酒、豆子、甘蓝、苹果等产气食物,少吃小麦、糙米、燕麦等谷物。可用新鲜柚子皮50克,洗净撕碎,加少量冰糖,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2杯。得益于柚子皮中的橘皮苷成分,可作用于肠道肌肉,调节肠运动而减少胀气。
3.健康人体的肠道环境中应该包括85%的乳酸菌与15%的大肠杆菌,一旦失去平衡就容易腹泻或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者可多喝些酸奶,以补充益生菌,恢复微生态平衡。但要注意选购天然原味无添加的酸奶,不要喝乳酸菌饮料。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烹调方法也大有讲究,蒸、煮、炖、烩、煨等方式对胃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最有利于胃肠动力。
2.进食速度要慢,因为细嚼慢咽可防止肠动力下降。其奥秘在于一可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二可通过食物的味道发送信号到胃肠,告诉它们有哪些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正在赶来的路上,让肠道准备好合适的酶,迎接并分解它们。
3.劳逸结合,注意休息。这里的休息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指全身休息(包括睡眠),因为肠道的表面积差不多相当于半个羽毛球场大,黏膜细胞每隔四五天就要更新一次,身体只有保证了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方能为肠道修复提供能量。
另一个是指适时住嘴,确保在两餐间给肠道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整,以便为下一次工作储备足够的能量,帮助肠道的动力予以自我修复。如果成天零食不断,将肠道置于不停息的忙碌之中,其动力也会逐渐减弱的。
换言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尽量少吃零食,让肠道劳逸结合也有益于肠动力。
运动“加油”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肠蠕动,提高腹部、会阴部肌肉的力量,帮助通便,对便秘很有益处。游泳、快走、爬山、瑜伽等有氧运动皆可,关键在持之以恒。
情绪“加油”
紧张、悲伤、烦躁、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影响肠动力。因为胃肠机能的和谐运转离不开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包括大脑以及分布于胃肠的诸多神经纤维,医学称其为“脑肠轴”。一旦“脑肠轴”遭受到上述负面情绪的干扰,势必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这也是胃肠动力不足的患者除了消化道症状外,还伴有失眠、心烦、抑郁、头晕、头痛等神经精神症状的症结所在。所以,学会调控情绪,保持愉悦心态,让“脑肠轴”不受任何有害因素的干扰,确保胃肠功能始终在正常轨道内运转,亦是保护肠动力的有效一招。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兰晓雁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