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重视手腕保养,预防控制“鼠标手”

重视手腕保养,预防控制“鼠标手”
重视手腕保养,预防控制“鼠标手”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庞广赫
“鼠标手”,顾名思义,是鼠标使用不当或过度造成的手部疾病,在医学上多归属于腕管综合征,即正中神经卡压引起的手指疼痛和活动受限。

我们知道人体的感觉和运动都是由神经来传导信号的,而手指的一屈一伸都是依靠掌面和背面肌肉收缩和肌腱牵拉。在手掌面,能使五个手指弯曲的屈肌腱和正中神经在手掌根部一同经过腕骨与韧带之间的狭小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腕管,虽然被称为“管”,但因为韧带并不像骨质那样坚硬,正中神经就贴着韧带穿行。

人们使用鼠标和键盘时,常以掌根为支撑点,若手腕处于各个方向弯曲的状态,腕管变狭小,压迫就会更加厉害。长时间不改变姿势持续工作,正中神经会受压,引起此处神经的缺氧和损伤,表现为手的拇、食、中以及1/2无名指(即无名指沿长轴中间分成两部分)有感觉异样、麻木、疼痛,劳累后症状加重,夜间也会加重,很多人甚至麻醒。

实际上腕管综合征的发生远远不限于掌根压迫,任何能使腕管内容物增多、增大或使腕管容积缩小的因素均可导致本病,比如腕部骨折、损伤或感染肿胀、风湿或类风湿引起腕部变形。但仍旧以劳损引起为多,而且发病人群中女性占多数,因为女性腕管空间更狭小,而受体内激素影响组织更容易水肿。试想狭小的腕管内若出现水肿,受压迫的必然是最柔软的正中神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孕妇及老年女性不用电脑也会得“鼠标手”。

为什么要积极预防和控制鼠标手的发生?因为手指的麻与痛只是早期阶段,如果神经损伤仅为水肿,尚有望恢复,若继续发展,神经细胞坏死纤维化后就很难再生了,会变得手指无力,甚至大鱼际肌肉萎缩,成为残疾。

目前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以夹板限制腕部活动以避免压迫劳损、局部激素注射(即俗称的打封闭)及口服激素来减轻组织水肿;手术疗法一般是在保守治疗失败时,将限制空间的韧带切开或松解(指小部分切开)以增加正中神经的空间,减少压力。这三种治疗中,激素虽然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但因副作用大不能长期应用,若不慎注射到正中神经反而会使损伤加重;若是选择手术治疗,则要面临手术时机难以选择的问题,并且不论选用何种术式,总是要担负人为引起神经损伤的风险,而且术后不易恢复;如果平时自己能注意保护,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夹板制动”了,所以,平素手腕的保护保养防患于未然,百利而无害。

那么如何保护腕管呢?手腕在中立时,即不左右偏离也不上下弯曲时,腕管最不受压迫,故平日工作时保证手腕的中立状态尤为重要,如用电脑时小臂搭在桌子上,手腕悬空或者垫软物可以较好维持手腕中立状态并减少手腕压力;选择适宜的鼠标、鼠标垫及键盘,睡觉时可以平卧,双手掌面向上放置以避免压迫。当然,减少工作总量,避免长时间工作,每隔1小时适度休息活动是基础,适度甩手也可以缓解麻痛症状。

中医学认为腕管综合征属于“伤筋”范畴,由于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局部血虚筋疲,或风邪袭肌、寒湿浸淫导致气血流通不畅而引起发病。推拿、针刺、艾灸、内服及外用中药对控制疾病都有一定帮助。

推拿治疗腕管综合征最为常用,如选取阳溪、阳池、阳谷等穴位,垂直于神经、韧带或肌肉,左右揉拨3 ~ 5分钟,然后缓慢向上推动,反复操作3 ~ 5遍,使狭窄的腱鞘松解,粘连分离,从而消除疼痛,也可结合一指禅推法、摇法、擦法等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针刺也是选取局部穴位如大陵、鱼际、劳宫、十宣等进行电针或温针以改善循环和麻木,并结合穴位注射起到消炎、退肿、镇痛、解痉之效。用针刀松解韧带和粘连的肌腱,也能改善局部的压力,改善血液循环。针刀的创伤小,易恢复,不过仍有人为损伤神经的风险,与施术者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药方面则常用补阳还五汤、海桐皮汤、温经活血散等为主方加减配伍,在患腕处进行熏洗或热敷,配合内服方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代谢水肿,从而减轻神经压迫症状。艾灸局部也可以改善循环,在早期腕管综合征的病例中应用甚广。上述方法均需要专业人士操作、辨证或指导,在手腕出现压迫的苗头时即可尽早向医生求助。另外,也有梅花针叩刺、火针、埋针等治疗方法,因治疗位置在桡动脉附近,具有一定危险性,一般情况下并不推荐。

最后还要强调,积极预防和治疗是为了防止神经坏死,所以若出现了较严重的神经卡压的症状(如手指感觉异样、麻木等),请尽早就诊,请大夫评估保守治疗的控制情况,避免错过手术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庞广赫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