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生活里的中医(2):过好生活中的每一个雨天

生活里的中医(2):过好生活中的每一个雨天
阴雨天,人应该相对安静
有晴天就有雨天,在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社会,人们晴耕雨读,晴天就在外面劳动,阴雨天就在家休息,看看书,消遣消遣。可谓有张有弛。
人与天地相应,阴雨天的时候,人的生命节奏也相对放缓,没有晴天那么兴奋,所以生活的节奏也应相对放慢。古人总是“凭窗听雨”、“赏雨茅檐”,有人的书斋干脆就叫“听雨轩”,这也体现了他们雨天能够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享受下雨带来的宁静和安详。
民间还有“雨天不过夜”的习俗,就是下雨天不吃晚饭,早早睡觉。阴雨天,人的脾胃功能也相对弱,晚上吃饭不易消化,造成食积;而早点睡觉,一是为了减少消耗,以免晚上饿,二是为了充分休息,与雨天的生命节奏相应。这也提示我们,阴雨天可以少吃或不吃晚餐,同时增加睡眠。

不要淋“生雨”
很多人觉得淋点小雨不算什么,尤其是夏天,有人甚至觉得“雨中漫步”很惬意。其实,这是不对的。
雨水不同于普通的水,过去的老人,把雨水叫“生雨”,说明它还不是成熟的水。它从天上掉下来,带着高空的寒气,淋在在头上,容易伤人阳气,甚至使人头痛,因为头为诸阳之会,容易被雨水中的阴寒所伤。
在下落的过程中,雨水又沾染了空气中的灰尘、污浊气体,落在人的皮肤上,也会给人各种各样的刺激,轻则寒湿阻闭腠理,重则导致各种皮肤病。
如果淋了雨,回来后要赶紧洗个热水澡,把雨气洗掉。如果不具备洗澡的条件,可用干燥的毛巾把雨水擦干,尤其是头部,一定要多擦。

雷雨天当有敬畏心
雷雨天是天地间不正之气在发作,也可以说是天地在震怒,古人于此时,要求屏气凝神,焚香默坐,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兴奋发狂,不可大哭大笑,不可胡思乱想。因为,《黄帝内经》说:“雷气通于心”,当电闪雷鸣的时候,人的心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此时必须保持安静,使其度过这个不安期。如果轻举妄动,伤害心气是必然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