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三)
点击箭头处“”,哦!!
1.有哪些症状可以辨为
痰热扰动证?
抽动障碍儿童表现抽动有力,喉中痰鸣,异声秽语,偶有眩晕,睡眠多梦,喜食肥甘,烦躁易怒,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可辨为儿童抽动障碍痰热扰动证。
“诸热引肝风,有风则生痰。”小儿为纯阳之体,若性格急躁、任性,或喜食肥甘,则易化热生火,炼液为痰,痰郁而化热化火,肝风夹痰火上逆,上扰心神,闭阻清窍,或是由于肝旺而克脾土,脾气失于健运,水液潴留而成痰,痰热互结,上而蒙蔽心神,导致心神不宁,脾气烦躁易怒,抽动有力,甚至口出异声秽语。
痰热蕴结,除出现抽动外,还有喉中痰鸣、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的症状;痰火扰动心神,可出现眩晕多梦、睡眠不安的症状。
2.儿童抽动障碍痰热扰动证
怎么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痰热扰动证由痰热互结,上扰心神所致,用清火涤痰,宁心安神法治疗。
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连、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茯苓、瓜蒌、胆南星、石菖蒲等。方中黄连清热宁心;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竹茹、胆南星、瓜蒌清热化痰;枳实降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化痰、宁心安神;石菖蒲豁痰开窍、醒神益智。烦躁易怒者,加柴胡、龙齿;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等;吸鼻明显者,加辛夷、苍耳子、白芷;喉部异常发声者,加射干、青果、锦灯笼、山豆根。
小儿脾常不足,抽动障碍儿童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脾失健运而生痰;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应避免过度责备和其他精神刺激,以免肝郁气滞而导致痰火内结扰动心神。
3.有哪些症状可以辨为
风痰扰动证?
抽动障碍儿童表现不自主地发生各种抽动,包括皱眉眨眼,张口咧嘴,摇头耸肩,甩手踢腿,抽动有力,发作频繁,口出异声秽语,或伴有急躁易怒,心烦不安,大便偏干,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或薄黄微腻,脉弦或弦滑者,可辨为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
风痰的产生与肝肺脾肾密切相关。小儿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均可使肝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肝风内动,痰浊内生,风痰相搏,风动痰扰,横窜经脉,出现抽动。
本病乃风与痰合而为病,风主要指内风,痰主要是无形之痰。风善行数变,无微不入,表里内外,皆可遍及;怪病多由痰作祟,痰之为病,随气而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至四肢百骸,风与痰的致病特点本就相似。风与痰在病理上关系密切,往往风盛则生痰,痰盛则生风,形成恶性循环。风痰窜扰,无处不至,痰阻咽喉,则喉中怪声,时作咳痰状;痰扰心神,痰蒙清窍,则口出秽语;风痰上扰,则面部肌肉抽动,可见皱眉、眨眼、噘嘴等头面部症状;痰阻经络,筋脉拘急,则可见耸肩、跺脚等肢体抽动等。
4.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
怎么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的中医治法为息风涤痰,平肝止抽。
代表方为熄风涤痰汤加减。常用药有胆南星、菊花、天竺黄、蝉蜕、石菖蒲、炙远志、郁金、蜈蚣、青礞石等。其中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可祛痰息风,清心开窍,炙远志豁痰宁心,安神定志,四药相合,可达息风涤痰之功效。此外,方中郁金可疏肝气、平肝阳,菊花、蝉蜕可清肝热,蝉蜕兼有祛风止痉的功效,蜈蚣搜风通络止痉,青礞石既可坠痰下气,又可平肝镇惊。共同发挥息风涤痰、平肝阳、止抽动的作用。
另外,要注重调理肺脾肾功能,以绝风痰化生之源。肺气宣降有常,脾气健旺,肾气充盛则痰无以生,风无以动,抽动自止。对于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患儿,尤应注意家庭管理,让孩子少食辛辣油腻等易生痰的食物,勿溺爱,也不要过分责备孩子,规律生活,合理奖惩。
往期回顾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一)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二)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韩新民。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