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王新冠突变株拉姆达已出现?蔓延41个国家!中国最强大的底牌一次说个清楚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CDC(以下简称CDC)一份关于新冠Delta变异株(德尔塔)与疫苗有效性的文件被媒体曝光,随后,CDC在官网公布了这份文件的详情,提示我们:Delta变异株传播能力极强,突破美国现有疫苗的能力也较其它变异株更强,并且证实了一个让人担忧的事实——完成疫苗接种后,感染Delta变异株的人群,与没有接种的感染者相比,病毒载量无明显差异。CDC指出,这些接种过疫苗的感染者同样具备传播疫情的能力,并且提出应当改变防疫策略,接种疫苗的人群也应注意防护,戴上口罩。
据统计,麻省当地居民疫苗接种率为69%,在本次地方疫情中,469例患者中346例完成了全部接种,占全部病例的74%。换言之,接种者可能比未接种者感染率更高,这可能是由于接种疫苗者更放松警惕导致的。本次感染患者中,共5人住院,其中4人完成接种,截止7月27日,无死亡病例上报。完成疫苗接种的感染者当中,79%有症状,CDC文章在讨论中提到,可能由于检测偏差,存在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未被检出。
美国CDC的文件一出,当人们还在为德尔塔忧心忡忡时,一种可能更毒、传染性更强、死亡率更高的新冠病毒变体拉姆达已经蔓延了41个国家。
智利的疫苗接种率较高,大约60%的民众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然而自2021年春季以来,智利的新冠感染人数迅速增加,主要就是来自Lambda(拉姆达)突变株的感染,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该突变株能够逃避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
目前,该新变异毒株Lambda已蔓延至全球 41个国家和地区。英格兰公共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南美地区外,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以色列、英国和津巴布韦等欧美多国家均报告了拉姆达毒株的感染病例。秘鲁目前新增新冠病例中超过80%是因Lambda(拉姆达)突变株感染所致,而秘鲁的人均新冠死亡率更是飙升至世界第一,每10万名居民中,有596人死于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全新的病毒,三甲一直疑惑的是,大多病毒的变异都是朝着毒性越来越弱、与人体共存、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向变异,唯独新冠病毒恰恰相反。种种迹象都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正在朝着毒性越来越强、致死率越来越高的过程变异。特别是近日,英国政府紧急情况咨询小组声称“新冠病毒未来可能出现抗原漂移,致死率高达35%”的消息在网上大规模流传。
流传较广的消息的其中一个版本
在当下的这波疫情中,新冠德尔塔变体我们已经深受其害,截至8月7日21时,全国在中高风险区已增至204个(7个高风险地区,197个中风险地区),如今如果拉姆达再次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对于这个问题,三甲想说说我们国家的独特优势——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早在50年代就有过中医救治传染病的案例。1956年,石家庄发生了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乙脑大流行。在疫情紧迫的情况下,政府派去了中医名家蒲辅周。蒲辅周有非常丰富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蒲辅周结合中医理论及实际情况,提出以“白虎汤”等方剂为基础,根据石家庄、北京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且治疗效果远超世界水平,拯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医积极参与其间。
当时,名中医邓铁涛先生告诉前来拜访的科技部研究员贾谦一行:根据五运六气,今年中国会出现这种温病,到天热时它就会自行消失。贾谦回忆说:“4月26日,我们将广州SARS一线中医专家请到北京,召开了中医药成功治疗非典学术研讨会。”之后,研究五运六气的专家顾植山研究的结果和SARS发生的情况基本一致。所以预测疾病及其趋势并预先做好准备,是中医一大优势。
当时,邓铁涛率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70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无一例治愈患者复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非典病例共8422例,死亡919人,平均病死率近11%。其中发病百人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是:
中国内地:5327例,死亡349人,6.6%;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17.1%;
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27.1%;
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16.3%;
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13.9%。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内地的非典患者死亡率最低。并且,广东省的非典患者死亡率仅为3.8%。原因是邓铁涛的团队创造了五个零纪录:零死亡、零转院、零医护感染、零后遗症、零复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医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时间更早,规模更大,程度更深,作用更突出。
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实践显示:
——中医药不但长于预防和治疗轻症,也完全能够治疗重症,承担急诊。过去人们总认为中医在急诊中的作用不大,救急主要靠西医,中医的优势在慢性病。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如休克后胃肠功能不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鼻饲中药、中药灌肠、艾灸、针刺等,效果很好。再如危重患者往往涉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如重症感染,可能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这时不只是抗感染、利尿那么简单,要考虑整体情况、病理生理改变,从而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整体改善危重病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这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是中医的强项。
——中医药能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发挥突出作用。根据2020年2月19日发布的数据,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肺炎1号有效率达到94.21%。2020年2月2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显示,截至2月22日,中医药治疗率总体为87%。在中医药治疗患者中,使用中药汤药的比例82%,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2%。2020年2月16日,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显示,江西省确诊病例925例中,有878例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使用率达95%。
——清肺排毒汤疗效优异,成为实至名归的新冠肺炎特效药。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在综合分析新冠疫情特点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处方,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在一起,化裁为一个新的方剂。这个方剂不以药为单位,而以方剂为单位去和病毒作战,方与方协同配合,使其在同等药量的情况下产生几倍量的效果,寒湿热毒排出的速度更快。这个方剂就是“清肺排毒汤”。
2020年3月1日,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在答记者问时说,清肺排毒汤已经在全国28个省(区、市)得到使用,并扩展到疑似病例的使用,收到良好反馈。截至3月23日,湖北以外的10个省66个定点医院纳入观察的1265例确诊患者,没有1例轻型转为重型,也没有1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1241例,98%以上患者已经治愈出院。另外对于57例重型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进行临床观察,没有1例转为危重症,已有42例(73.7%)治愈出院,出院患者未见肝肾损伤。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指出,在临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目前已在十个省市的66个定点单位临床观察。截至4月12日0时,收治患者1262例中,目前已经有1253例治愈出院,占99.28%。这1262例病例中,未发生轻症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的情况,阻断了患者向危重方面发展。王伟表示,通过各项临床观察和初步基础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的通用方剂,具速效、高效、安全的特点。据了解,有关初步基础研究表明,该方可调控多条细胞因子活化信号通路,重点作用于肺,同时对多个器官提供保护,可抑制病毒复制,避免或缓解炎症风暴。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将清肺排毒汤列为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一个通用方。
——中医药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2003年中医药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作用与力量。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防治疫情则“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从临床疗效观察来看,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以整体调节、治未病、多靶点等为特色的中医药,科技赋能,守正创新,成为抗疫“奇兵”和疫情防控的亮点。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说:“这是中医第一次与阵地战的形式加入到国家级疫情防治中。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零加重、零复阳、零感染。”
在2020年4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显示,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布会介绍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下专门设立了中医药专班,统筹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治重点科研攻关工作和中长期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建立。专班下设的临床救治组在前期临床观察基础上,总结推出中医药“三药三方”,“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
“中国的方法是我们目前唯一知道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面对一种未为人知的新型病毒,中国采取了恢宏、灵活和积极的防控措施,古老的方法加以现代化的科技,产生了更大的效果和产出。”这是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记者会上的一番话。在全球疫情汹涌蔓延之际,一些外国网友也对中医药的抗疫效果十分期待。在YouTube网站上,网友Prince Kuragin说:“中医药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针灸。”网友M9表示:“用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很明智,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关于中医疗效的消息。”另一名网友SaintTrinianz联想到了非典时中医药的作用:“我最近一直在想中医药在对抗新冠肺炎时会发挥何种作用……在抗击SARS时,中医药的疗效可是令人印象深刻!”网友6packter则赞叹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他说:“在逆境中,中国文化可以提供大量资源供利用参考。”
最新的情况是,“德尔塔”变异毒株传入中国以后,四川绵阳患者服用中药,三天后指标恢复正常;南京隔离区高烧一周的重症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后,退烧了……
上述情况说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疗效优异,作用突出,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是中国对抗新冠病毒乃至持续不断的新冠变体的不二法宝和独特优势。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大多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在临床中就指出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李可老先生还讲解了相关扶阳学说的运用。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也有很多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未病倒之前都不以为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爆发时,才追悔莫及,病来如山倒时,才会醒悟。
扶阳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扶阳学派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和肉桂等扶阳药物为特色,在临床上扶阳派的医家多能大胆使用此类药,屡起沉疴,让世人折服。
扶阳学派,护阳扶正,见识卓绝,回阳救逆,闻名于世;200年传承,代代相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