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耳朵上面有个肾开关,拉一拉,保你肾气十足!

耳朵上面有个肾开关,拉一拉,保你肾气十足!

肾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

耳朵与全身经络和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按摩耳朵来强身健体。
1、提拉耳垂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到疼痛为限,每次3至5分钟。

此法可治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手摸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萎,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晕等病症。
3、提拉耳尖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轮尖部,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至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

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还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4、提拉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5、搓弹双耳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

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强腰之功效。
6、双手扫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

此法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7、双手拉耳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反方向同样数十次。

此法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8、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

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9、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此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10、全耳按摩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后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至6次。

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均有保健作用。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大多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在临床中就指出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李可老先生还讲解了相关扶阳学说的运用。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也有很多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未病倒之前都不以为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爆发时,才追悔莫及,病来如山倒时,才会醒悟。

扶阳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扶阳学派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和肉桂等扶阳药物为特色,在临床上扶阳派的医家多能大胆使用此类药,屡起沉疴,让世人折服。

扶阳学派,护阳扶正,见识卓绝,回阳救逆,闻名于世;200年传承,代代相传至今。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