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症状属于“中医虚证”?
虚证为虚损性疾病,故多见脏腑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分:全身之虚和局部之虚。
全身之虚有: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等“六虚”,它们是中医学临床常见的病机和证候。虚证临床可见消瘦、面色无华、体倦、眩晕、脉虚无力等。
精虚有:肾精亏虚和脾精不足。
肾精不足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滑遗过多、精神萎靡、耳鸣、健忘,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
脾精不足的临床表现: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营养不良症象。
血虚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谈无华、月经量少色淡、神疲眩晕、心悸不宁等,其中主症为以面色萎黄无华及月经量少。
津液不足,简称“津亏”。临床表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目陷、尿少、皮肤干涩而失去弹性,甚则见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少、精神萎靡等。
阳虚临床表现:面色皓白、畏寒肢冷、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等。
气虚临床表现:少气乏力、精神萎靡、自汗、易于感冒、舌淡等,既无热象,也无寒象。
局部之虚有:心虚、肝虚、脾虚、肺虚、肾虚等五脏之虚。五脏之虚(心虚、肝虚、脾虚、肺虚、肾虚)又分别与精虚、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组合成各种虚症:肾阴虚、肾阳虚、肝血虚、肺气虚……)。
年老体衰、慢性病、慢性疲劳是典型的虚症。扶阳疗法可以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以上诸症,还你一个健康的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