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小儿腹泻如何医治——安效先教授经验拾零
原文标题:安效先教授治疗小儿腹泻经验拾零
文/杭敏‖来源:
前言
安效先教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3-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40余载,博览群书,临证经验非常丰富。笔者作为北京首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学员,有幸跟随学习数月,收获颇多。安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小儿腹泻,取得很好疗效。现选析典型医案2则,以飧同道。
病案举例
病 案 1
王某,女,1岁,2012 年8月4日就诊,家长代诉患儿腹泻3周,每日排2-6次稀水便,无发热、腹痛,呕吐。外院粪常规:白细胞10-12/HP,红细胞4/HP;就诊当日粪常规:黄色稀便,镜检白细胞2-3/HP,红细胞1-2/HP。查体:咽红,舌红苔白,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西医诊断为迁延性腹泻,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脾虚湿热,治法:清热化湿,健脾止泻。处方:粉葛根10 g,藿香6 g,木香3 g,黄连5 g,车前子10 g,炒山楂10 g,乌梅6 g,炒白术5 g,生山药10 g,金银花10 g,诃子肉3 g,炒谷芽10 g,共7剂,每剂煎100 mL,分3次服用。随诊1剂后,大便减为每日1次,3 d后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 ◆ ◆ ◆ ◆
病 案 2
卓某,男,1岁4个月,2012 年7 月10 日就诊,家长代诉患儿大便稀2个月,每日排3次糊状便,含泡沫,无黏液、脓血,无发热、呕吐。粪常规阴性,查体:咽不红,舌淡红苔白,心肺腹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消化不良,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脾胃虚弱,治法:益气健脾,化湿止泻。处方:太子参10 g,炒白术6 g,生山药10 g,茯苓10 g,炒薏苡仁10 g,白扁豆10 g,莲子肉10 g,芡实10 g,诃子肉3 g,炒谷芽10 g,共4剂,每剂煎100 mL,分3次服用。随诊4剂后,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
体 会
小儿泄泻四时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多,冬季亦可发生。腹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胃虚弱等为多见。
安效先教授认为脾不伤不泻,胃不伤不吐,其主要的病变在于脾胃。
“
《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小儿稚嫩之体,脾常不足,再兼之调护失宜、冷暖不调,或乳食不节,均可致脾胃受伤;或复感湿邪,脾被湿困,使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而成腹泻。
安老师经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出,小儿腹泻或因外感、或因伤食、或因脾胃虚弱,其中脾虚失运,湿热蕴结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故清热利湿与益气健脾是治疗小儿泄泻的主要方法。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中医多考虑为脾虚湿重,常以七味白术散加减。该方源于《小儿药证直诀》,由人参、白茯苓、炒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化湿和中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湿浊中阻,吐泻频作者。
安老师运用该方时以太子参易人参,因其益气健脾生津,补而能清不温燥,尤适用于小儿;葛根既解热又升阳止泻、生津止渴,祛湿而又不助热伤津;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此两味为安老师止泻最常用药。茯苓、白术健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浊,祛湿和中;甘草缓急止痛,酌情选用。此时不用苦寒之品,如芩连。
不仅如此,安老师还往往在五味异功散、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基础上加用升清药,如桔梗、荷叶、葛根等,临床证明疗效颇佳。
对于感染性腹泻,安老师则选用木香、黄连、银花、连翘、地榆、败酱草、马齿笕等药清热利湿,同时兼固胃健脾,加入太子参、炒白术、山药、白扁豆等,强调即便是痢疾也可加太子参清补不留邪。
中医有“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所以处方时常配车前子、炒薏苡仁以利湿止泻;加之小儿腹泻有“易虚易实”的特点,因而疏导同时多佐以固涩药,如乌梅、诃子、莲子、芡实等。临证时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加减,纳呆者,加炒山楂、炒谷芽以消食导滞;腹胀者,加陈皮以行气和胃;腹痛者,加白芍以敛阴止痛;呕吐者,加竹茹以清胃止呕;胃寒者,加灶心土以温中和胃止泻。服法上强调少量频服,温服。平时可食山药蛋黄粥及苹果。
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小儿腹泻临床常见虚实夹杂证,治疗以益气健脾,清热利湿为大法,选方遣药紧扣病机,因证立法,依法选药,灵活加减化裁。利湿时不忘固护脾胃,健脾时强调运化升提是安老师治疗特色之一。总之,治疗小儿腹泻,以健脾利湿为根本,脾健则能运湿,湿去则泻自止。
(收稿日期:2012-10-16)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杭敏.安效先教授治疗小儿腹泻经验拾零[J].,2013,19(1):32-33.
,
,
。
凡是被本栏目采录的稿件一律免费发表,并支付200-400元稿酬。稿件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可自选主题,建议图文并茂。
凡是被肿瘤专题栏目采录的稿件,属国家级课题者给予600元的稿酬,省级课题300元稿酬,将在3-6个月内发表(上述措施综述文章例外)。
简介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