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对中医药国际合作与服务的思考与启示(下)

对中医药国际合作与服务的思考与启示(下)

上期回顾:对中医药国际合作与服务的思考与启示(上)

制约中医药在德国发展的因素
中外来访者经常在问:为什么北中医魁茨汀医院建院26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是德国,乃至欧洲国家唯一由保险公司付费、收治住院病人的中医医院?我们认为这既表明了各方面对中医药疗效和我们工作的认可,又表明了中医药在海外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壁垒与障碍。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策、法律法规、文化认同、认识观念、经济、保险付费、住院时间、治疗需求等等。如: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大量削减医疗经费,医疗管理和保险公司严格控制,尽管医院疗效好,病人欢迎,但100个患者申请,也只批准4个人住院。

中医药服务走向国际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作许可
在德国可以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人员有西医医生、牙医和自然疗法治疗师,大部分华人属于后者。在德国,欧盟或海外其他国家,中医医院运行最大的困难就是中国医生难以获取作为医生的工作许可,因为没有工作许可就没有居留和从事临床治疗的权利。2药物问题
德国有很长的植物药应用历史,在海德堡等地还建有专门的博物馆。直到现在也有很多,如止痛、镇静安眠、通便等等方面的植物药制剂,许多都是非处方药物,在药店就可以买到。中草药归属尚不明确,但依据处方在药店也可得到,如饮片、颗粒剂、粉剂等。我们医院内只有中药饮片,没有其他剂型和中成药,原因在于对颗粒剂等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有些品种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且其1∶3或1∶5等等比例亦无研究证据可供参考。成药因无质控标准可循也不能使用。饮片都从中国直接进口,受药监部门监管,指定药店负责日常管理和定期监察。5年以前,进口中药前德国药监部门要去中药生产企业进行GMP认证(除非已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认证),全部由医院联系、安排和负责费用,这对相关中国企业中药生产标准的建立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5年对取得中国GMP认证的企业已经不需要再认证。
对中药饮片的具体要求是:符合中国最新版(英文)药典规定;重金属、农残、微生物、黄曲霉等需符合欧盟标准;且禁止放射处理及硫黄熏制等。有很多种类药物因重金属和农残超标而不能使用,只能被迫应用其他可用的同类中药替代,因此疗效也会受到影响而打折扣,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常见困难之一,如同战士上战场没有得力武器。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空气、土壤等污染、种植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及药材加工、处理过程和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性等诸多因素有关联。因此对中药,应从源头抓起,在明确要求、合理种植、规范加工,科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下大功夫。3人员素质
除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及临床实践经验外,更要有为中医国际化事业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如同“西学东渐”时的传教士。4向西医医生灌输中医理念
对于法律法规而言,中医药教学是目前相对容易的工作,应当作为逐步走入各地医疗体系的重要步骤。因此应大力合作不同层次、不同方式、适合需求的系统化中医教学。让其在看到中医疗效的同时,培养他们掌握真正的中医思维方式,学习中国文化,从人才培养入手,多方面渗透发展,逐步实现中医药人才本地化,让主流体系内的医生为中医药学呼吁呐喊。既利于中西医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又可增进政府管理部门对中医药的认可和重视,为其进入本地医疗体系夯实基础。5政府的支持
促进对话与合作、组织院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开放日、健康日等),普及知识,提供治疗体验,增强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信任。6合作者
需要与有社会影响力、实力、相信中医,并执着于此的人士密切合作。魁茨汀医院的成功就得益于双方合作者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北中医及各附属医院的鼎力支持!

思考与启示

1海外中医院发展需要坚持的原则

作为中医院,特别是海外中医院,必须以“一个核心、两个坚持、三个方面”作为工作原则,即以疗效为核心,坚持中医理论与观念为指导、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从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全面发展。
前面已经反复强调过,中医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疗效!有疗效,病人才信任!有疗效,保险才能付费(帮助他们降低整体医疗费用)!有疗效,才能得到医疗管理部门和西医生的尊重!有疗效,中医药才能被接受!没有疗效就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和现实都证实了这一点。现在尤其强调疗效,主要是中医疗效正因为人才、药物等因素在减退。因此医院运行和管理虽然复杂,但必须要围绕这个核心进行。而达到这个目标的根本就是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与观念为指导、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教学与科研也是一样,一定要保持中医传统和本色,为中医服务。不能像国外的中餐一样,为迎合西方人口味而“变色”。许多病人都把我们医院中医药治疗作为最后的希望,为此中医同仁们必须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创新与发展!不断创造出奇迹!
具有思辨性理论特征的中医理论,与西医学的实证性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医基本理论由《内经》而确立,此后历代都是基于此来解释具体的、新的经验事实,从而对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的疾病与防治进行深入、具体的阐述,《伤寒论》《温病》《脾胃论》等都是如此。屠呦呦教授也是从古典医籍中得到启示,发现了青蒿素。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坚持运用天人相应的生命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正邪相争的疾病观、达致中和的治疗观、形神合一的养生观等中医基本观念,坚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防治结合、综合治疗的特色和优势。
两个坚持就是要以中医为本,就是要将中医药学理论、观念及思维方式植根于头脑当中,将其作为生活方式自觉落实于中医人的行动当中。必须在继承中学习、继承中发掘和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
中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社会属性是为民众医疗、保健提供保障,因此中医临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再赘述。教学中要提倡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医学与人文、经典与现代的结合。科研要为临床服务,着力于验证中医学理论与内涵,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药物学与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20多年来医院也参与了多项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如德国科技部赞助的“关于现代自然疗法治疗头痛的研究”及关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病症的防治等项目的研究。其中“中药指纹图谱”[7]的研究结果,有望成为欧洲标准。
德国巴伐利亚州议会议长在医院20周年庆典时称赞魁茨汀医院是“一个在西方现代医学条件和观念下设法将中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的示范性实验项目”。2007年6月医院在中国国家科技部、卫生部主办,意大利和欧盟承办的中欧中医药国际合作论坛上作为中外合作的范例进行介绍,扩大了影响,也为进一步中医药国际合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2014年德国卫生部部长率团到魁茨汀医院考察,为政府间合作提供条件。(见图9)

图9 2014年德国卫生部部长率团到魁茨汀医院考察

2海外中医做大做强的启示
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发展状况不同,健康理念与政策法规各异,所以应有不同的策略。个人认为,原则上必须从国家利益、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需要、从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大局出发,必须尽快控制和结束长期存在的散兵游勇、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甚至跑马圈地,为短期利益而恶性竞争的局面。具体而言,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也就是说从体系建设和自身建设两方面考虑。
首先是体系建设。从海外中医药发展的策略和中外合作角度而言,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主导,顶层设计。习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及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立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等重要指示及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再次将中医药合作作为双方重点合作领域的讲话,使我们受到了极大鼓舞!也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医药法》《2015—2030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国的中医药》等纲领性文件的发布是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更是体现了中医药国际化全面推进战略的远期展望。中国政府与80余个国家政府间签署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中法、中德等国家间建立的相关工作组和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立,表明中医药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具体来说,就是要制定规划、整合资源、统一协调、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内外有效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卫生发展水平与需要,科学规划与配置。如发达国家应以倡导中医养生保健理念为先导,对慢病及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欠发达国家则仍应以常见、多发病等疾病防治,提高医疗水平为主。
如何促使外国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法规支持等具体工作还有待落实。
第二,以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医教研结合,重点发展。力争取得更多、更高层次、更可信的中医药研究成果,是推进更高水平中医药国际合作和获取更多国家地区认可和接受的关键。
第三,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这在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企业间要避免不合理竞争,规范生产、品类互补。加强中医药产品的产业链建设,必须在种植、加工、检测、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下功夫。提高中医药产品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逐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第四,以专业学会为平台,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主导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所必须。不跟风,不盲从,增进合作与交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切合临床实际,不断总结,以大数据为基础制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化战略的需要。
第五,建立非学术性、集团公司化中医药国际发展联盟。广泛吸收海内外具广博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十分了解本国、本地区的相关法规与需求,在学术、文化、经济、社会各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医药专家学者、汉学家、支持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所长,形成合力,资源共享,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合理持续稳步发展。共同努力,真正的把中医药在海外做大做强!
加强中医药界的自身建设是把海外中医药做大做强的另一重要方面。必须将其作为企业一样经营, 克服门户之见、流派之争、地域不和等弊端。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互学互助、取长补短、和而不同、共谋发展。有三点要做到:
第一,货真价实,始终如一。学习同仁堂,百年如一日地恪守“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原则;坚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坚持中医本色,不投机、不造假、不自己砸牌子。
第二,细节周到,管理精致。学习宝马、奔驰等德国制造业品牌,充分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赢得口碑。如在我们医院,除常规治疗管理的耐心细致外,在过敏季节到来前,对有此病症的患者提前施予“抗过敏滴剂”;头痛或偏头痛病人前兆出现时实施针灸;流感发作季节的“防感汤”等,都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发作或减轻症状。带给他们惊喜,也带来了对中医药的赞誉,充分显现中医药人文关怀的特点。
第三,特色鲜明,专注质量。“一艺足以供天下,得法多自古人书”,一得阁墨汁因此而扬名。前人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珍贵中医药文化遗产,只要专注于学习与遵循,专注于应用与发扬,必能得到济天下苍生,拯万民疾苦的技艺与方法。我们还必须要专注于医疗服务与质量;坚持“患者至上,疗效第一”的宗旨。只有这样方可做大做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经过26年的探索与努力,在保险支付、病人管理、治疗规范、健康指导、教学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其能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给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提供健康福祉方面有所借鉴。相信在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今天,经过国内外中医药学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中医医院与机构将似燎原之火,遍布世界各地,使古老的中医学术发扬光大,成为救助病患的诺亚方舟和增进人类健康的伊甸园,造福全球百姓!

参考文献
[1] Hager S,Dai J,Fischer V,et al.East meet West:Synergy through Diversity[J]. Forschende Komplementarmedizin,2016,23(Suppl 2):3.
[2] Melchart D,Weidenhammer W,Streng A,et al.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Advers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in 97 733 Patients[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4,164(1):104-105.
[3] Melchart D,Streng A,Hoppe A,et al.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tension-type headache: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05,331(7513):376-379.
[4] Li Y,Linde K,Hager S,et al.Assessi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raditional Chinese tongue diagnosis—A reliability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8,1(Suppl 1):10.
[5] Melchart D, Hager S, Dai J, Weidenhammer W. Quality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 Screening Programme of Chinese Medicinal Drugs at the First Germ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 Forsch Komplementmed 2016(23):21-28.
[6] Melchart D,Doerfler W,Eustachi A,et al.The talent study: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 'tailored lifestyle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alent) on weight reduction.[J].Bmc Obesity,2015,2(1):38.
[7] Wagner H,Bauer R,Melchart D,et al.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Analysis of Herbal Medicines Volume III[M].Springer Vienna, 2011(4):181-190.

作者:戴京璋,马淑惠
改编自:对中医药国际合作与服务的思考与启示







A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