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血压不高,就能停服降压药?这些高血压用药知识非常重要!

血压不高,就能停服降压药?这些高血压用药知识非常重要!

许多高血压顾客,总是喜欢通过“血压值”作为自己是否需要继续服用高血压药物的依据,血压高了就马上吃降压药,不高就停药,但这种服药方式真的对吗?
今天我们以高血压患者血压值“表现正常”之后能否停药为主题,和大家一起探讨高血压的疾病与用药知识。

一、为什么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
我们经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危害。高血压也是同样如此,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的是血压值的异常,以及一些其他可见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看不到的是高血压可能带来的“致死性”的并发危害,如冠心病、肾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
因此,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而且多数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找不到发病原因),长期服用降压药不仅是为了将血压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更重要的是保护心、脑、肾、血管、眼等重要脏器不受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ACEI、ARB类药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二、长期服用降压药,对身体危害大?
其实,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误解,认为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但事实却非如此。
第一,任何药物都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副作用,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不负责的。
第二,治疗药物的选择,在应用前,就多考虑了“利大于弊”,也就是药物治疗带来的好处远大于药物本身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第三,本身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都是小概率事件,不一定会发生,而且即使发生,也可能在停药或更换药物后减轻或消除,最典型的案例的就是ACEI类药物的咳嗽反应在更换为ARB类药物后自行消除。
总的来说,长期服用降压药安全性较高,能保护心脑的重要脏器,能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的获益远大于“药物本身副作用”,不要过度将“长期服药妖魔化”。

三、高血压患者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有何风险?

高血压患者在于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血压值”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异常波动,引起反跳性高血压,引起心脑肾等脏器损伤,导致心绞痛加剧、继发性心肌梗死、颅内出血等,严重者可引起猝死,危及生命。

此外,我们还应告诉患者,降压药不仅仅可以降低血压值,还能保护重要脏器!

四、高血压能否停药?如何可以停药,又该在何时停?
首先,明确一点,高血压是可以停药的,但不是患者自行判断,而是需要专科医师进行患者是否可以停药的评估。
如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明确病因,且对原发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后,血压恢复到正常,是可以停药的;低危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血压达标后,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压,也能达到停药标准;

五、补充:高血压患者何时开始药物治疗?选用降压药物有什么要求?

①高血压患者何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超过140/90mmHg和(或)目标水平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②降压药物的选择要求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钙通道阻滞剂为例,优先选用氨氯地平这类长效药物,此类药物除了控制24小时血压外,还能有效预防血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小剂量起始,根据需要,逐渐调整至维持剂量,如替米沙坦起始剂量40mg/qd,根据病情需要,可逐渐调整至80mg/qd。
对于二级高血压以上的人群、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或单种药物不能使血压达标的患者,应采取2种药物以上的联合治疗(包括复方制剂),如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选择最佳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