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儿科专家告诉你,儿童脾胃该这样养护
早已上班多时、忙得天昏地暗的药店人,你家里的“神兽”最近开学了吗?之前,不少药店人留言,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们“宅家”数月,长辈们为了哄好孩子,都用到了“零食”这个杀手锏,不少孩子因此出现了脾胃方面的问题。同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中小学幼儿园都有望5月开学,开学季就碰上夏令季节,暑湿俱盛,孩子们的脾胃健康可能会雪上加霜。
为了帮助家长们科学调理孩子的脾胃,葵花药业、高济华南平台广东邦健医药和中康资讯第一药店管理学院,特意邀请了广东省中医院的儿科主任医师许尤佳教授,在5月24日晚上20:30~21:30亲临直播间开讲,谈谈如何保证孩子脾胃健康,促进成长,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一起来回顾一下精彩干货。
中医怎么理解小儿的“脾胃”
中医认为,“脾”和“胃”属于中医五脏六腑中的一对脏腑,在五行中均属土,是中医“脾系”的范畴,包含了西医的消化系统。其中,肾是先天之本,后天无法改变;而脾是后天之本,历代医家主张欲要保持机体的健康,必须维护脾胃功能的健旺,因此脾胃的健康对人就特别关键。
而由于小儿生长旺盛、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较成人迫切,但五脏六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胃功能容易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疾病影响,导致呕吐、泄泻、腹痛、积滞、疳证等脾系疾病的发生。明代医家万全称之为“脾常不足”。基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小儿在饮食上有很多注意事项,但很多家长不了解这方面的理论,在孩子的饮食上往往只注重是否吃得饱、吃得多、吃得贵,而不了解什么时候该吃什么、该怎么吃、吃多少,反而导致了孩子更多的脾胃健康问题。
呵护小儿脾胃,关键是什么?
专家表示,要想保证孩子的脾胃健康,首先应熟悉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包括三个方面,未病先防(预防)、小病防变(早诊疗)、病后调治(康复)。
在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前两类疾病几乎占了儿科临床中的80%~90%。中医认为,以上三类疾病涉及了人体的三阴经(脾肺肝)、三阳经(胃大肠胆)共六条经络,而六经功能的正常与否,其根本就在脾胃经。因此,家长们通过日常生活、饮食调理好孩子的脾胃,加上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对症治疗,对儿科中的很多常见病、高发病都能起到未病先防、小病防变的效果。
而呵护好孩子的脾胃,关键在于“消化好”。
想要消化好,孩子应该怎么吃?
1、总体原则
●避免过度营养、过饱,以免消耗阳气;
●避免过喝凉茶、过食寒凉食物,以免损伤阳气;
●避免过多补液,以免抑伤阳气;
●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炎药,以免损耗阳气;
●避免不合理穿过多衣物,既抑制了阳气,又使得孩子得不到阳光沐浴。
2、小孩没生病时的饮食方法
●早中晚三餐均要吃好、吃饱;
●晚餐后尽量不再进食;
●1周岁后临睡前最少1小时及夜间不再进食。
3、小孩生病时总体饮食方法
●总量比没生病时吃得少些:如奶减少;
●饮食清淡易消化些:如辅食添加减少;
●不喝补益汤水,病初未好转时不急着增加营养。
这些助消化和强免疫药物,
药店人要记住
除了饮食上的调理,必要时可以选用一些预防和对症治疗用药。药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的孩子或家长顾客推荐合理的药物。
1、 助消化药物
小儿麦枣咀嚼片、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保和丸(口服液)、保济丸(口服液)、神曲消食口服液、鸡内金消食颗粒、大山楂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其中,葵花小儿麦枣咀嚼片,以山药(炒)、大枣、山楂、麦芽(炒)为原料。其原料中,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的作用;大枣富含铁和钙,中医认为可以健脾胃、补气补血、增加食欲;山楂可以消食积,散瘀血、脘腹胀痛;麦芽起到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作用。
2、 增强免疫力中成药
小儿麦枣咀嚼片、益气健脾口服液、虚汗停颗粒、复方太子参颗粒等。
由于干货十足,互动游戏精彩,优惠力度大,本次《开学季如何呵护儿童脾胃健康》的公益直播讲座获得众多顾客和药店人的欢迎,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15.3万次,同时最高观看人数达到10万+人。感谢葵花药业、高济华南平台广东邦健医药和中康资讯第一药店管理学院为广大家长们准备了这么优秀的直播讲座。
还想更详细学习讲座中的专业内容的药店人爸妈,欢迎通过海报扫码观看回放!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