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聊聊冻疮的内调外治,这6个方法总有一个适合你。

聊聊冻疮的内调外治,这6个方法总有一个适合你。

#365种病症调理

热爱中医养生的人,90%都喜欢这个!

今天来聊聊冻疮。
一到冬天,很多朋友的冻疮就犯了。

讲真,要根治冻疮,还必须得靠中医内调外治。如果只是涂一涂痔疮膏,治标不治本,好一段时间又会再发的。

人为什么会长冻疮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皮肉受寒冻坏了。有人也许会说:在相同寒冷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会长冻疮,有的人不长呢?
这就是体质差异了。
阳气足气血足的人,抗冻能力强,所以即使受了点寒,身体扛得住。
而那些阳气不足和气血不足的人,抗冻能力差,现代医学说是血液循环差,就容易冻坏。

冻伤只需要一次就够了,病根就落下了,以后只要到冬天再次受寒,冻疮就会复发。
而要想真正把冻疮的病根去掉,就必须用中医内调加外治。
因为冻疮的病根在于阳气不足和气血不足,要根治冻疮必须去扶阳和补益气血。

好啦,那到底怎么治冻疮呢?以下6个方法,全盘托出,大家可以掏出笔记本记下来哦。

第一,治冻疮最推荐的内调方子:
桂枝12g,白芍12g,当归15g,炙甘草6g,红枣(剥开)8枚。
以上5味药,正常煎水服用就可以了,在冻疮即将发作前服用效果最佳,连服7天即可见效。

懂方剂的朋友,看这个方子应该会非常熟悉。这个方子就是桂枝汤的变方,在桂枝汤基础上去掉生姜,加了当归。
话说桂枝汤是万方之祖,内调阴阳外调气血,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一切病症至少有一半,用桂枝汤加减变化都能治好。
既然冻疮的根本原因是阳气不足和气血不足,桂枝汤能辛甘化阳,源源不断化生阳气出来,再加上补血的当归,从根本上解决阳气量不足和气血不足的问题。

这个方子里的药性非常平和,当归、甘草、红枣虽然是中药,但是都是大家平常用来保健的养生品。桂枝和白芍,虽然不是食物,但是药性跟很多食物也差不了太多。所以呢,针对有冻疮的朋友,可以在每年冬天时服用半个月来改善体质,扶阳气调和气血,冻疮的问题也会跟着改善。

第二,治冻疮最简单的方法:艾灸。
既然冻疮是因为受寒导致,驱寒最好的方式用艾灸,艾灸是久火,轻度的冻疮都是可以用艾灸治好的。

艾灸治冻疮的操作手法非常简单:采用回旋灸,在冻疮患处回旋,每次艾灸时间在30分钟以上。

第三,治冻疮的民间偏方:用老丝瓜晒成枯干,然后用火烧成灰,把这个灰研磨成细末,加猪油调匀,涂在患处。
流传在民间的方法,既好用又便宜,几乎不花钱就能搞定。
缺点是相对较麻烦,现在老丝瓜不好弄,猪油也不好弄了。

第四,治冻疮的冬病夏治方子:在夏天最热的天,将独头蒜捣烂,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晒热后趁热在生冻疮的部位擦揉,每天擦揉2次,每次擦15分钟。
一般情况下,擦揉5到7天,到了冬天这个部位不再生冻疮。
只有中医,才有“冬病夏治”这样高深的智慧,这种冬天里得的病,要去掉病根的最佳时机是在夏天,因为夏天的阳气最旺,利用大自然的能量来给身体疗伤,多么超前的智慧和理念啊。

第五,治冻疮最方便的方法:涂冻疮膏。
冻疮膏虽不能根治冻疮,但是确实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要问什么哪个牌子的冻疮膏比较好,这个我真的不太清楚,用过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在此先谢过了。

第六,预防冻疮很有效的方法:四逆排寒方泡脚。
这个四逆排寒泡脚方,是我根据张仲景的经方,把四逆汤和四逆散结合成一张方子,专门用来针对手脚冰凉这个问题的。
干姜10g,生附子10g,炙甘草10g,枳实10g,生白术10g,柴胡10g,白芍10g。

很多朋友都用过,其它的功效不多说,改善手脚冰凉绝对不在话下。
生冻疮的人,往往是从手脚冰凉开始的,因为手脚冰凉,气血到不了手脚,再加上受了寒才导致冻疮。
所以,要预防冻疮,就应该想办法改善手脚冰凉,而改善手脚冰凉,我最推荐的就是这款四逆排寒泡脚方。
如果是手上容易长冻疮,可以用这个泡脚方在泡脚的同时再泡一下手,加强效果。

除此之外,预防冻疮,还应该做到这些事情:
1.尽量别让手脚暴露在极其寒冷的环境里,受寒后不要马上烤火或者用热水洗手。
2.冬天时如果觉得冷,应该适当多运动,让气血流动加快,而不要一味依赖取暖器。
3.手脚冰凉的人,如果不想用药包泡脚,可以在冬季多用温热水泡脚或者泡澡。

关注本,打开对话框,输入你想要的关键词,就可以获得调理方案。
舌诊 手诊 温胆汤 熬药 祛湿 鼻炎 高血压 糖尿病 失眠 便秘 耳鸣 荨麻疹 贫血 静脉曲张 头发油腻 甲亢症 甲减症 子宫肌瘤 乳腺增生 小儿抽动 抽筋 磨牙 更年期综合征 痔疮 眼袋 脾胃差 口臭 偏头痛 减肥 自汗 盗汗 脾虚 腋臭 痛风 口腔溃疡 湿疹 类风湿关节炎 肺结节 前列腺增生 排毒泡脚方 胃炎 脂肪瘤 卵巢囊肿 带状疱疹 中暑 冠心病 黄褐斑 痤疮 上火 脱发 低血压 坐月子 口苦 痛经 美尼尔综合征 月经量少 崩漏 胆囊息肉 肝囊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分享最接地气的中医干货。


喜欢的朋友,请您帮忙点亮“在看”,谢谢!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