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赠书】想要二胎 张奶奶提醒注意什么

【赠书】想要二胎 张奶奶提醒注意什么
转自:新浪育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ExMTE1Ng==&mid=402153913&idx=7&sn=e6ba62ea9270222da3a90e3a05b6bd05

欢迎订阅

大宝今年3岁,想要再给他添个弟弟妹妹,什么时间比较合适?
我认为两到三岁的间隔比较合适,为什么呢?
新浪网育儿频道论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针对当下最时髦的“职业女性生二胎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话题的探讨。
论坛主持人:黄晓莉 新浪网育儿频道主编
对话嘉宾:

田科武 青少年研究专家,知名媒体人、自媒体人,现为北京青年报社常务副总编辑。

程跃 医学学士、发展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著名儿童发展专家与教育实践家,潜能发展心理学体系创始人。

张思莱 新浪育儿专家顾问 16年专注育儿答疑解惑,育儿专业大V

支持女儿要二胎
平衡好事业和家庭

当女儿决定要二胎的时候,其实我是非常赞成她要第二胎的,因为我自己就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尤其是看到我们有一篇报道,一位妈妈已经60岁了,当她失去了独生女儿以后她又生了一个双胞胎,她经受了所有妇女在怀孕过程中所有的痛苦,生了这对双胞胎的女儿,我看了这个以后尤其想到一些失独的家庭,我就特别赞成我女儿要第二胎,我也把我自己的一些感受跟女儿说了,因为我知道,独生子女对于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来说,就特别担心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对于老人来说,他们不需要经济上的抚养,但是他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抚养,所以一旦失去了这个孩子以后,他精神上的抚养没了,就所有的都没了,所以我当时就特别支持我女儿要二胎。
但是作为我女儿来说,她是一个职业女性,麦肯锡的资深董事、全球合伙人,作为这样的角色她要第二胎必须要付出很多,我就跟她说,女人要想做一个女强人必须还是一个好妈妈,其实在这里头特别赞成王东华《发现母亲》里的一个观点

“因为对于女人来说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称呼你就是妈妈,所以我说,你要想成为一个好妈妈,你又想成为一个女强人,你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来。”

我为什么帮助我的女儿,就是我不愿意她在事业上和养育孩子过程中,碰到好多困难没法解决,在好多方面有所缺失,我不愿意让她这样,所以我就愿意离开北京去上海。

我已经在上海生活了10年,就是为了我的女儿,我作出了很大的牺牲,虽然我知道这不是我主要的责任,但是我有义务去帮助我的女儿,我女儿也付出了很多,我明确跟女儿说,你回家来就要陪伴你的孩子,你工作上的事,虽然很多,可以在孩子睡觉以后继续做你的工作,孩子睡觉前你不能工作,要陪伴你的孩子,所以女儿付出的确很多。

她的付出是短暂的,孩子的成长是无限的,所以我积极支持她。
》往期文章 Ta真的来了:铭铭有了小弟弟

田科武观点一:职业妇女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我个人觉得中国现在女性其实独立程度非常高的,很多人说二胎政策放开以后会不会生二胎,现在要打一个“问号”,因为首先有经济压力的问题;再有对女性来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机会成本的问题。生了二胎有可能我的职业发展、我的职业之路就会堵住,而且包括现在中国的婚姻家庭也非常不稳定,职业女性要生二胎真的要面临很多的考量。所以我觉得是这样,要不要生二胎要做出一个全面的通盘的考虑,如果你决定了生二胎,在某些时候就必须要做出取舍,需要把工作放一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第三,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这方面我觉得政府应该兴办更多的社会机构,比如说社会化的托幼机构,帮助女性解决照看孩子这样一些问题,否则我觉得中国女性的日子会越过越难过的,无解。

田科武观点二:针对多子女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少
现在中国的家教书特别多,但确实很难看到关于多子女教育培养的问题,我知道程跃老师做过很多早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觉得他这方面做的也比较少,我之前翻译过很多国外家教类著作,最近的一本特别有意思,叫“超级保姆教育经历、超级保姆育儿问答”,其中有相当多的问题都涉及到多子女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这方面研究比较少?因为中国的生育率在全世界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发达国家他们生育率比我们要高很多,所以说以后我们的很多研究、很多著作都会涉及到多子女教育的问题。

现在我们多子女教育为什么很难做,因为之前我们对独生子女肯定很是溺爱的,之后有了二胎溺爱就要收手了,而且我们老想通过教育的方式,跟孩子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没有减少,甚至说我们的生活规律都没有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去感受到父母之爱,而不是教他说我还爱你,跟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程跃观点: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全天陪伴更有效
像刚刚张老师说的,一定需要付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重要的时间结点,她可以做的更好,这就是碎片化的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吃饭、出门的时候、接送路上、晚上睡觉前,如果将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都能够很好的高效的用于陪伴、用于沟通,实际上并不比一天到晚带着他玩的质量差。我们研究过全职妈妈和职业妈妈带着孩子的区别,有的时候发现全职妈妈反而更差,过度陪伴以后可能导致很多问题,比如过度依恋、胆小,送幼儿园以后长期不能适应,反而是职业母亲带着的孩子更加有主动性、更加外向,主要就看在时间结点你会在做什么,如果能做得好,高效利用还是应该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她要付出一定更大。

还要提醒爸爸妈妈 二胎来了要顾及大宝的感受
当新成员来临,家里的大宝可能张开双臂欢迎新成员,也可能表现出抵触情绪,或两者皆有。
他们会如何反应很大程度上由其年龄和发育水平决定。举例来说,对于不到3岁的幼儿,你很难帮他做好心理准备来迎接小宝宝诞生带来的变化。当小宝宝诞生时他会感到奇怪,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突然不见了。到医 院探视时,妈妈卧床的样子可能让他感到很害怕,因为这时妈妈身上说不 定还插着很多管子。
看到爸爸妈妈抱着其他孩子而没有抱他,他可能还会感到嫉妒,并因此开始捣乱或表现得很幼稚(比如几个月前已经学会用马桶了,却突然坚持要用尿布或开始尿裤子)。这些是幼儿面对压力和变化的正常反应。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多给他一些关爱和抚慰,而不是惩罚他。此外,尽最大努力发掘他“表现好”的行为,这样他就可以通过良好行为获得关注。要表扬他“像 个大哥哥(大姐姐)”的表现,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了重要的新角色。告诉他,你心里有足够的空间,你可以给他和小宝宝同样的关爱。一段时间后,他就 会自然而然地对小宝宝产生感情。他和小宝宝待在一起的时候,你需要在一旁监护,这样他才能学会在小宝宝身边如何规矩地行事。
如果家里的老大已经上幼儿园了,他就更容易理解正在发生的事。你如 果在怀孕时开始让他有心理准备,就有助于减少他的困惑甚至嫉妒。他可以理解大致情况(“妈妈的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小宝宝以后会睡在我以前的小 床上”),可能还会对这个神秘的小人儿感到非常好奇。
即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孩子仍然需要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同时,他可能对怀孕和孩子出生的过程很关注,急着想见见新生儿。新生儿降生后,他会感到很骄傲,很有保护欲。你可以偶尔让他帮忙照顾小家伙,但别忘了他也需要你花时间和精力来关注。

二胎确实是一个甜蜜的负担,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你能做到十全九美已经非常不错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