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六件小事 会伤害宝宝幼嫩的耳朵

六件小事 会伤害宝宝幼嫩的耳朵


倪海峰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
洗头洗澡时,耳朵容易进水;躺着喝奶时,耳朵容易进奶液;躺着哭鼻子时,耳朵容易进水。
耳朵进水的情况发生太多了,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了解宝宝耳朵进水后,该如何护理。1

让宝宝侧躺在我们的大腿上,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几次,将水“吸”出来。

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几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

2

固定宝宝的头部,用消毒棉签伸进宝宝耳朵约一厘米处旋转,将水拭干。

如果宝宝不配合,不要强行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宝宝老揪耳朵,可要当心了
前段时间,Join小朋友睡觉时特别爱用小手指去抠耳朵,一边扣一边小委屈地和妈妈说:“耳朵痒痒”或“耳朵痛痛”,在微信咨询倪医生后,得知有可能患中耳炎所致,于是,赶紧带他去医院看看。好在虚惊一场。
实际上,三四个月后,宝宝就能意识到耳朵这玩意儿的存在。也就是在这时,我们可以发现宝宝睡觉时常会乱动耳朵,清醒时常拉着耳朵玩耍。

那么,什么情况下宝宝揪耳朵需要注意呢?
如果宝宝揪耳朵的时候表情轻松、愉快,那说明他揪耳朵并不是因为耳朵不舒服。
如果宝宝哭闹时抻拉耳朵,那很可能是疼痛所致。
出牙的宝宝常会揉搓、抻拉自己的耳朵,表达他不舒服的感受,这种情况我们不比担心。
怎么辨别宝宝是因为出牙疼痛还是患耳部感染所致的疼痛呢?
如果宝宝在某一阶段爱往嘴里塞东西,比如啃自己的手、玩具等,那可能是因为出牙所致的牙床不舒服,但耳部感染的宝宝却不会这样做。另外一点,出牙的宝宝平躺时会感到更加不舒服,耳部感染的宝宝不管是处于什么体位,都会感到疼痛。
爱护宝宝耳朵,6不做1
不捏紧两侧鼻子,用力擤鼻涕
回想一下你都是怎么给宝宝擦鼻涕的?是不是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以后可不要再这么做。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小熊马麻处理宝宝鼻涕都是用倪医生推荐的洗鼻水,对着宝宝鼻孔轻轻一喷,鼻涕都出来了。2
不教宝宝捂嘴捂鼻打喷嚏
感冒或者过敏性鼻炎时,宝宝最容易打喷嚏。有的家长习惯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打喷嚏,于是也把这法子传给了宝宝。
其实这样做并不好。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维护着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打喷嚏如果捂紧嘴和鼻子,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3
不捏鼻子灌药

捏着鼻子,宝宝就闻不到药的味道,灌起来so easy对不对?且慢,别太高兴!
捏鼻子时宝宝会挣扎哭吵,这样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或药水通过宝宝短直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另外,宝宝的鼻腔粘膜、血管比较娇嫩,捏鼻子喂药时,家长的力度如果没控制好,还会导致鼻粘膜和血管损伤。4
不要给宝宝掏耳朵
宝宝的耳朵里面有耳屎,爱干净的家长会忍不住给孩子掏。如果不小心损伤耳膜,也不能马上发现,宝宝因为疼痛而哭闹,哄哄也就当没事了,直到过几天突然发现宝宝的耳朵流血或者流脓,这时才到医院就诊,耳朵往往已经感染了细菌。

其实,耳屎一般会随着身体运动及口腔的张合,向外移动自行排出。如果发现未脱落的耳屎结成硬块,堵塞耳道,也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切勿自作主张。5
不让小宝宝平躺着喝奶
让小宝宝平躺着喝奶,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便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小宝宝的咽鼓管长度较短而宽度较大,更加接近水平位置,奶水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6
不要用力拍打宝宝的脸
有时宝宝调皮任性,性急的家长会狠狠抽熊孩子一巴掌。这样的行为一定要避免。
家长的大手拍在宝宝的小脸上,很容易打到了耳朵。宝宝的耳膜在大力冲击下可能受到损伤,出现穿孔。
如果损伤到耳膜而家长没有发觉,穿孔的鼓膜会使中耳与外界相通,除了对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外,还会失去保护作用,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都会经穿孔进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脓,情况严重又不及时治疗的话,还会引发脑膜炎等其他疾病。
授权转载自听力学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audiology_ENTs)

赠书中奖名单

徐晓晨 徐州

梁俊青 贵州

徐蓉芳 浙江

杭冠冠 杭州

李波 江苏

李叶青 上海

刘明玥 山东

符慧琳 四川

田鹏 北京

刘青 山东

夏晴 河南

党冰冰 河南

郑诗颖 福建

张云山 上海

黄蓉 贵州

王延芳 上海

卢姗姗 三亚

刘鑫妍 北京

李征卉 上海

杨燚芳 浙江

我为什么赠送这本书?就是告诉家长陪伴孩子是多么重要,孩子多么渴望父母的陪伴,所以他盼望过星期六,盼望和爸妈在一起玩耍的星期六。我希望父母与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问问孩子有什么想法?我在讲课常常说:我可以教你正确的喂养孩子的方法;我可以教你如何训练孩子掌握 各项运动技能;我可以教你如何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我可以教你如何观察孩子的病情;

但是我不能帮你的是:陪伴孩子和给予孩子的爱!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