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秋季易便秘 一招搞定

秋季易便秘 一招搞定

加 关注

便秘的症状

儿童的排便模式因人而异,有时候很难分辨孩子是不是真的发生了便秘。比如一个孩子每天都拉很少的一点大便,便秘就有可能不被发现-因为大便都积聚在孩子的肠道里没有被全排出来。如果怀疑宝宝发生了便秘,最好严密观察是否有如下症状:

新生儿大便质硬,少于每天一次。不过一些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例外

大一点的孩子大便质硬,而且3-4天出现一次排便

不论什么年龄的孩子,出现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排便的时候艰难费力

在一次量比较大的排便后,阵发性腹痛减轻

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

两次排便之间出现遗粪

大便在肠道积留的时间越长,就会变得更干更硬更难排出。由于排便疼痛,孩子可能下意识将大便憋回去。造成问题进一步加重。

便秘发生有家庭倾向性,而且婴幼儿期发生的便秘有可能持续终身。憋便而造成大便积留高发于2-5岁,正在学习独立上卫生间、学习控制大小便的孩子身上。大一点的孩子不在家时也有可能憋便,因为他们不愿意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厕所,这会使问题进一步加重。

张奶奶谈‍‍之前也跟大家谈到过,我自己作为外婆怎么处理‍‍
外孙便秘了 这样处理来缓解(点击阅读)

便秘的治疗
母乳的孩子比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出现便秘症状可能是由其它原因引起的,并非饮食。在决定转喝配方奶之前咨询医生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满12个月之前用母乳喂养,避免牛奶喂养) 。

咨询儿科医生,能不能给孩子喝少量水或者西梅汁。另外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水果(特别是西梅和梨)一般都可以帮助解决便秘的问题。

幼儿或更大一些的孩子,一般都已经开始吃辅食了。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出现了便秘,就需要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多添加一些高纤维食品,包括西梅、杏、李子、葡萄干、高纤维的蔬菜(豌豆、大豆、西蓝花),以及全麦麦片和面包等,同时尽量少吃垃圾食品以及非高纤维的麦片或面包。增加每日水摄入量也能帮助缓解便秘的问题。

更严重的情况,则需要咨询专业的小儿消化科医生。

预防便秘发生最重要
家长应该做到熟悉孩子正常的排便模式、典型的大便形状和软硬程度。做到这一点可以让你们更好地判断孩子是否出现了便秘,便秘的严重程度如何。

如果孩子在1~2天内都没有正常排便,或孩子在排便的时候感到不舒服,那就需要帮助他建立起合理的排便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合理的饮食和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做起。

对于还没有开始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预防便秘的最佳方法是给他提供高纤维的饮食。而且随着孩子长大,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也应该增加。一个孩子每天应需该摄取的纤维素克数应该约为其年龄数加上5,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每天应该便至少8克纤维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多采购一些每餐至少含3克纤维素的谷类食物(麦片、饼干、面包、玉米粉圆饼、面条)。确保你的孩子每天食用5次水果和蔬菜。在购买家庭日常食物前,仔细查看食物包装上的标签,了解纤维素的含量。

今天要提到的这一招就是:一旦孩子长大到可以开始接受上厕所训练,每天都要求孩子在马桶上坐一会最好是在饭后训练。给孩子一本书、一个字谜或者一个玩具,让他放松下来。鼓励孩子坚持坐在马桶上,直到出现排便,或者到15分钟。如果孩子做到了、记得鼓励他;如果还是没有做到,应该继续用一些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孩子最终也必须学会不在大人的指导下自己上厕所。

如果已经联合采用了上述方法,包括高纤维饮食、增加日常饮水量、培养排便习惯,都不能使孩子正常排便,那么孩子有可能下意识地憋便。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咨询医生,他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孩子的病情都是因人而异的)。医生可能指导孩子使用软便剂、导泻剂等治疗药物。少数情况下,便秘会越来越严重,孩子和家人都开始担忧这个症状,导致全家人每天大量的精力都放在试图解决排便的问题上。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系统性治疗方案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憋便的习惯都是在学习上厕所的阶段养成的。刚开始坐在马桶上或蹲在便池上的时候,孩子不愿意鼓劲让肠道运动起来排便,于是就开始憋便。而当下一次便意出现的时候,肠道运动就会引起腹部的疼痛。于是,孩子就会将疼痛和肠道运动联系起来,并因此而再次憋便。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恐惧。当出现这种严重的症状时,就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了。

需要注意的一种情况,我碰到有妈妈说: “我的宝宝粪便前段硬后段软,这是便秘吗?”那么大便出现粪便前段硬而后端软不是便秘。可能因为孩子贪玩,上次大便没有排完;或者是新生儿、小婴儿由于肛门扩约肌尚未发育成熟,与肠蠕动配合不好,造成粪便无法一次排清,残留大便中的水分不断被直肠或结肠的黏膜所吸收,因此造成大便前段干硬,后段湿软。
孩子大便时周围环境不要有分散他注意力的东西,以便让孩子集中精力排便。最好养成孩子每天早晨大便的习惯,有助于大便性状的改变。一般小婴儿在大便前是有表现的可能突然表现为眼周围发红、眼神发呆、身体扭动、嘴角向两侧撇着使劲、甚至放几个臭屁,这时家长赶快“把便”或让孩子“坐盆”,“坐马桶”,一般都可以排出大便来。孩子大便以后,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这样孩子就明白了这样大便家长是喜欢的,以后孩子就乐意重复这样的排便行为。当孩子学会说话鼓励孩子用语言说出大便的需求。如果家长训练的好,饮食没有特殊变化,孩子都会在固定时间内大便的。一般来说孩子在2岁~2岁半才能够很好的控制大小便。

:

新浪微博:@
● 欢迎扫码关注 ●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