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我是外婆 学会“懒惰”孩子才能独立(新京报隔代抚养专访)

我是外婆 学会“懒惰”孩子才能独立(新京报隔代抚养专访)
欢迎

隔代抚养也要不断学习和反思
(转载新京报特别报道)

提起张思莱,相信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很熟悉。她曾是医院的儿科主任,如今是育儿畅销书作家、网络上的育儿达人。翻一翻张思莱的微博,几乎每一天她都会在网上与网友交流,替年轻的父母排忧解难。据了解,张思莱自1990年就坚持在网络上年轻父母育儿答疑解惑,是国内最早的在线咨询专家。2014年她的新浪微博点击超过15亿多次,其微信“”,不到一年时间就吸引了近30万年轻父母。

张思莱说,她之所以拥有这么多的粉丝,是因为她的微博和文章非常接地气,而接地气则是因为她这些年替女儿带大了两个外孙子,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她和女婿都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加上我是育儿方面的专家,又已经退休,‘剩余劳动价值也要利用’,女儿就希望我过去帮助一下。”张思莱笑言,自己退休以后还要“发挥余热”,著书讲课,也很忙。但夕阳红再红也是夕阳,她还是希望女儿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于是就答应从北京到上海帮女儿带孩子。当初张思莱和女儿商定只管一年,结果她在上海一呆就是九年多,只有寒暑假才会回京。如今大外孙已经上小学,小外孙也有3岁了。

张思莱回忆,当初来之前她就和女儿商量好,带孩子可以,但她不能不工作。除了写文章、与网友交流,她还要不断学习,以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如今,她每天基本5点多醒,起床后刷牙洗脸,帮助阿姨准备早餐,把两个外孙送走之后,她上午写文章,12点多上网与网友互动,下午2点半左右就要准备去孩子,接回来到家4点半多,老大自己做功课,她要陪着老二玩儿。

“我跟女儿、女婿谈得很清楚,你们白天没工夫,晚上再累也一定要带孩子,你们的陪伴比我的照料更重要。”张思莱还嘱咐他们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如果确实要做,也要在孩子睡觉之后。正因为如此,女儿女婿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1到2个小时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陪伴与孩子一起读绘本、讲故事,一起解答功课中的难题,带着孩子玩一些建构游戏。“他们一般可以在9点之后开始工作,有时会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我要求他们周末也要带孩子,但有时也是我管着,他们太累了,我也心疼他们。”

张思莱说,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其实每天也特别累。尤其她今年已经71岁了,小外孙特别活泼好动,由于生理原因她已不可能陪着孩子那样动。“所以老年人喜欢孩子静是有道理。对于隔代育儿的家庭,儿女一定要体谅老人,多说好听的,关心老人应该比孩子多。”

的确,隔代育儿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张思莱指出,老年人思想上比较成熟,往往趋于保守,而且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行动比较缓慢,他们希望自己带的孩子安静、乖巧、循规蹈矩。因此不利于孩子活泼的天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另外,个别的老年人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独立性差,过分依赖家长,不利于孩子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一些老人的教育观念可能也比较落后。

“不过,老人带孩子也有很多好处。”张思莱表示,老人因为与孩子有血缘关系,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绝对不亚于父母,而且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育儿经验使得他们在照顾孩子方面可能更优于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此外,年轻人因为工作紧张而疏于和孩子沟通,而老人因为时间宽余,比起年轻人更能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由老人带大的孩子遇到一些事情往往情绪比较稳定产生波动的比较少。“我在很多地方讲课时,会特别动员家里有老人的陪同来听。我也发现有很多老人来咨询,所以他们并不是固步自封,子女要多和父母沟通,帮助他们去学习。”

张思莱坦言,自己照顾外孙子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女儿就觉得她照顾孩子太周到了,孩子独立能力、吃苦能力差一些。“我也在反思,我呼吁老年人带孩子最好懒惰一些,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此外,老人带孩子难免会与子女产生争执,张思莱说自己也不例外。“比如我女儿说让孩子参加亲子班,我就不同意。我们现在的亲子班没有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里,都是各家自己做,没有人考核。据我了解,一些亲子班都是以超前教育为目标。我女儿赶时髦,非要参加。我参加了几次,发现确实有问题。再比如,女儿为老大报了很多兴趣班,有些兴趣班比如跆拳道、足球其实老大不喜欢,没有必要强迫他去学习。”张思莱笑言,自己与女儿、女婿发生在育儿方面发生争执,一般都是她大获全胜,“因为我是这方面的专家,懂得其中的门道,而且我也并不保守。”

张思莱认为,在隔代教育中,沟通很重要。出现问题要及时沟通,以理服人,同时注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如果婆媳之间闹矛盾,儿子就要做双面胶,做好双方的工作;如果女婿和岳母闹矛盾,女儿就要做工作。

“对育儿来讲,家庭和睦是最主要的。年轻的父母要体谅老人的不容易,老人没有义务为子女带孩子,要多一些对老人的关心。”张思莱说,在家庭里要明确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父母,老人只是站在孩子后面协助的人,有些老人把位置搞错了。此外,年轻人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比如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要玩手机。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