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那些「孤独求死」的人,和4000万被拖垮的家庭丨患者故事

那些「孤独求死」的人,和4000万被拖垮的家庭丨患者故事
转自公众号:幂健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zUzMDI5Nw==&mid=2247484154&idx=1&sn=77ae22f9f003beaa1cb9dd9a54e212d0

今天是十一,是个喜气洋洋的日子,但是,我想说点严肃的事情,因为,今天不仅仅是十一。

最新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经破2.6亿了,预计很快高达3亿;几乎每5个人里,就有1个老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这个数据看似平常,却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庞大的数据下,隐藏着太多细思极恐的问题。

01
被严重低估的慢性疾病,正在蚕食中国老人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指出,约7成中国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颈/腰椎病、关节炎、糖尿病和类风湿是城乡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5类慢性疾病。[1]

你也许会想,这年头谁没点健康问题?
何必制造焦虑。

当代社会人不是身体有病就是心理有病,太普遍了,健健康康的人,才是稀缺人类吧。

但其实,比起年轻人偶尔才担忧的健康问题,老年人的「有病」可能分分钟「要命」。

幂健康患者社区的@烛光说:

爸爸一年前确诊冠心病,当时就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本来一切顺利,谁知道一年后心梗又发作,那次没抢救过来,爸爸就那么突然走了。

我到现在都无法接受,爸爸才刚53岁啊。

他喜欢散步,喜欢骑摩托车接我回家。以后空荡荡的家里,只有我和妈妈,别人一家团圆开开心心,每逢佳节我们又跟谁团聚?

幂健康患友@琳子说:

去年生了二胎,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没办法带孩子,就把妈妈接过来帮忙。

妈妈身体一直很好,就是有点高血压。但是,在照顾二宝3个月后,妈妈突然中风发作,左腿当时就不能走路了,送到医院也救不了,后来妈妈就半身瘫痪。

我们光治疗就花了20多万,每个月还要请护工照顾妈妈,护工费+康复费1个月也要小1万。我和老公还要房贷,大宝才上幼儿园,二宝才几个月,每天都崩溃到想哭。

那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却是中老年人的夺命杀手,也是一个家庭的不定时炸弹。而且,慢病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需要长期疗护,这也意味着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

图源:unsplash

患友@远方说:

52岁的爸爸突发心梗,两次手术搭了两个支架,一次5万多,一次4万多,现在还要坚持吃药,进口药100多一盒,1盒大概就吃1周。

如果爸爸以后都没事,现在花再多钱我们也愿意,就怕以后有个三长两短,自己毕业没多久,家里也没什么积蓄。

996算什么!我只想拼命挣钱,以后能给爸爸最好的治疗。

02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你能想象自己70岁的样子吗?

在深圳一家养老院里,很多老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饭菜一定是软烂的,或者干脆是流食或鼻饲;吃饭会拿不动碗,因为手会抖;一些人坐在椅子上吃饭,另一些人坐在轮椅上,还有一些人躺在床上被喂饭。[3]

从健步如飞到完全卧床,逐渐丧失奔跑、行走和坐的能力。[3]

图源:unsplash

这就是很多老人的生存现状。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将达到77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百岁老人也越来越多。这本来是件好事,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共享天伦。

但是,对于近4000万家庭来说,没有天伦之乐,只有沉重却无法放下的负担。

在我国大约有4000万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人。

图源:unsplash

所谓失能就是丧失生活能力,正常人习以为常的吃饭、穿衣、上厕所,他们都做不到,只能在别人的照顾下完成。

有钱的城市老人还能去养老院,没钱的农村老人只能「独孤求死」。

社会学博士刘舞燕做过一项调查,他曾用6年时间,深入湖北、山东、山西、河南、贵州等11个省份40多个村庄进行调查,探究农民自杀问题。[2]

他发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在某些村庄,“没有一个老人是正常死亡。”

有的老人因为行动困难,拿不到药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悬梁,就在不及人高的窗户上,搭起一根绳,挎住头,蜷起腿活活吊死。

有的老人因为儿子不管他,还屡遭媳妇打骂,头朝下扎进家里的水窖中。

还有的老人要自杀,但怕子女不埋他,便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

桩桩惨烈,事事惊心。

你可能会说,这些儿子、儿媳都是禽兽、人渣、不配当人。

当然,他们不值得洗白,但是,老人普遍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照料一个帕金森老人有多难?

患友@小旗子曾绝望地说:奶奶得了帕金森之后,我甚至希望她早点死去。

她活着对妈妈就是一种折磨。

我们家在农村,村里人传统观念很重,如果把老人送养老院那就是大不孝,会被全村人嘲笑。

我当时在外地读书,爸爸平时要上班,回来之后也像个大爷一样,不是出去打麻将就是躺在沙发看电视,全家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要妈妈操持。

以前她们婆媳关系就不好,现在奶奶病了,记性很差,时刻要人盯着,如果让她一个人出门,她就不记得回家的路。但奶奶脾气又很暴躁,如果要求她一直在家里,她就发脾气,大吵大闹。

之前有几次,趁着妈妈做饭,奶奶走出去了,全家人找了两天才终于把她找回来,那时候爸爸还对妈妈大发脾气,说她没有照顾好奶奶。

奶奶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她大小便失禁,屎尿全都拉在裤子上、床上,妈妈每天都要帮奶奶洗裤子、床单,像一个尽职的护工,全年无休。

照顾奶奶的三年里,妈妈的头发几乎全白了。

失能老年人由于活动能力的部分或完全丧失,别无选择,只能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甚至长时间躺在床上。

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成千上万个家庭被失能老年人的护理问题所困扰,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加,平均每2个年轻人就要供养4个老人,年轻一代更是难以承受。

最后我想说,今天是十一国庆节,也是国际老人日。

我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衰老和死亡谁都无法避免,但是,希望当我们老了,都能有一个体面的晚年。不必备受疾病折磨,只能缠绵病榻;不必担心成为儿女的负担,终日愧疚自责。

养老也不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需要从社会到每一个人的携手合作。

让人人安度晚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有些事情可以提前防范,比如,早日重视老人的健康问题,慢性疾病最初都是纸老虎,关键在于预防!预防!预防!

从今天开始,关心爸妈的一日三餐;
关注他们健忘、头疼和腰疼的老毛病;
每年至少带他们做1次体检;
一旦确诊慢性疾病,一定要在医生的看护下,做好健康管理。

如果你读到这里,对于慢病的预防和管理仍然不知「从何下手」,不妨加入我们的疾病管理社群。在这里,有一群人在理性的探讨,怎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治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风湿病等等,还有专业的医生在群里给出科学的建议。

加小幂个人微信,
发送你关注的健康问题,例如,糖尿病,
才能进群哦

我们终将老去,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王红漫. 重视中国老年人群健康状况 推进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3): 259-265
[2].刘燕舞.《农民自杀研究》
[3]. 人物. 一家养老院里的人生、温柔与黑科技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