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名方丨哪些人能吃哪些不能一看便知
入冬以来,各种中药进补也开始热起来。一些注重养生的朋友喜欢有事没事服用一些滋补类的中成药,比如阿胶、六味地黄丸等。还有人的感冒、上火、气血不畅,就自己吃点中成药。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中成药没有副作用,更加可靠。但事实上,中成药的使用也是需要细细区分。使用不当,轻则浪费药品、贻误病情,重则损伤机体甚至危及生命。今天着重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宋钱仲阳立方,载于《小儿药证直诀》书中,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功效以滋补肝肾为主,并能培补脾阴,为三阴同补之方。方中以熟地黄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配以泽泻清泻肾火,丹皮清泄肝火,茯苓淡渗脾湿。六药互相配合,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是通补开合之剂,滋补肝肾之良方。本方为医治肝肾不足,滋肾阴、降虚火之不朽名方,迄今奉为典范。
如何判断身体阴虚?
1、先看舌头,如舌质红、经常口干舌燥;
2、再摸脉搏,是否脉细且跳得快;
3、最后看症状,是否常有潮热、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失眠、头晕、腰膝酸软的症状。
哪些人适合用六味地黄丸?
房事过度的人
中医认为,房劳伤肾。如果长期房事频繁,自然会出现肾阴虚一系列症状,比如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脱发,健忘,遗精早泄等。六味地黄丸能够调整人体因房事过度所致的肾阴虚证,但并不代表就能起到壮阳的作用。
长期熬夜的人
在《黄帝内经》中,从来就没有提到熬夜对身体好的,中医也一直提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现代人的生物钟常常没有遵循古代养生法则,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大有人在。要知道,熬夜是耗伤人体的阴气的,这个阴气自然包括肾阴,如果长期熬夜,也会出现肾阴虚证,如失眠,眩晕,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午后颧红,形体消瘦等。
用脑过度的人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巨大的信息流,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工作,学习和工作都需要动脑。大家看到这里也许会说,用脑与肾虚有半毛钱的关系吗?中医说,肾主骨生髓,而脑为髓海,那么你说脑与肾有没有关系?所以,过度用脑也会出现肾阴虚证,比如耳鸣、疲惫无力、头晕、腰腿无力等症状。
处于青春期的人
青春期,很多人脸上会长粉刺,尤其是女孩子,很痛苦。实际上这属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的表现。所以对这部份人而言,补充体内的阴气,使得阴阳平衡非常重要。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对体内的物资基础进行补充,使得阳气不至于过份的亢奋,这样就可以慢慢地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
这些人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同时,也可以用野菊花、枇杷叶各十克泡水代替茶喝,有助更快地解决问题。
其他肾阴虚的人
本方的落脚点是肾阴虚,但凡出现肾阴虚证候的人,都可以参照使用六味地黄丸。
哪些人不适合用六味地黄丸?
健康人群
在短期内服用可能不会有副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便溏、食欲不振等。
湿热症的人不宜服用
这里湿热症主要是指脾胃湿热,表现为舌苔白腻、口苦、泛酸、大便较稀、小便黄赤等。这类人则不适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患者
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脸色偏白、怕冷、畏寒、四肢冷、夜尿多、小便清短等,擅自服用效果会适得其反。
脾胃虚寒患者
脾胃虚寒主要表现为腰酸、怕冷、腹部寒凉、大便溏浠等症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滋阴的药偏多,会对脾胃功能造成影响。
如果脾胃不好却又出现了肾阴虚症状时,一是应该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另外则是取砂仁一个,捣碎后,用开水冲泡,用砂仁水来冲服六味地黄丸,这样既可以借助砂仁的芳香之气振奋脾胃,化解熟地黄的滞腻之性,同时砂仁也能引药气归肾经,一举两得。
还需要提醒的是,六味地黄丸不能与利福平(一种广谱抗菌药)同服,因为其中含有山萸肉,味酸,可析出大量有机酸,同用会增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截止日期:2016.12.23)
扫描二维码或添加微信:bjhaoy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