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在十一放假前,这篇文章您抓紧看看~
十一长假尽在眼前,出门旅游也进入了倒计时。那么,外出旅游时如何能更顺利呢?出游攻略早已为各位亲人准备好,“吃喝玩、游购娱”蓄势待发!小编提醒大家,长途旅行中,吃喝玩乐也要劳逸结合,千万不要在轻松的假日里让疾病伤着!
饮食篇
一、别吃太猛,小心异物卡气管
在与亲朋“胡吃海喝”的时候要悠着点,别让鸡骨头、花生米、瓜子壳、辣椒皮这些异物钻了空子,给气管“添堵”。
吃饭时大笑、说话,容易导致骨头卡住气管或食道,所以进食的时候要专心,放慢速度细嚼慢咽。任何试图强行将异物吞咽或自行取出的方法,都有可能造成食道或气管穿孔,甚至可能刺破主动脉,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因此,在进食时一旦误吞了骨头,应该立即停止进食,迅速前往离家最近的医院就诊。
二、别总让大鱼大肉占主角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节日期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切忌因兴奋贪吃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体力,不要到拥挤的区域,并备上药品以防不时之需。
三、醉酒轻度多饮水、吃水果,重度及时送医院
长假聚会出游,饮酒很长见,小饮怡情,大饮伤身,莫贪杯中物,防患于未然是最佳的选择。如何评估醉酒者的严重程度,选择恰当的照护方式,也应该成为公众的常识。
首先,对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要有一个基本判断,临床分期大概有三种情况:
兴奋期:此时人会感觉头痛、欣快、兴奋、健谈、饶舌、情绪不稳定、自负、易激惹,可有粗鲁行为或攻击行动,也可能沉默、孤僻。周围人看到这里,应停止其饮酒,让对方多饮水、进食水果,用冷水洗面。陪聊时,不要激惹对方,离开不安全的饮酒场所。
共济失调期:到了这个阶段,醉酒者的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言语含糊不清,视力模糊、步态不稳,伴有出现恶心、呕吐、困倦。同伴劝对方停止饮酒,多饮水,进食水果。走路要有人陪伴搀扶,尤其是进出卫生间、上下楼梯容易摔跤受伤,过马路时更要注意安全。若已经呕吐多次,醉酒症状好转,可侧卧位卧床休息。若在共济失调期,没有呕吐,很快进入昏睡期,尽量就医。若不送医,应侧卧位,床边陪护,定时翻身,密切注意呼吸循环情况。
昏迷期:当血乙醇浓度超过2500mg/L,患者可陷入深昏迷、瞳孔散大,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有生命危险。此时,必须送医或呼叫120。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并观察呼吸脉搏情况,注意清理口腔呕吐物。
玩乐篇
一、久坐打麻将当心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循环急症,特别是急性大面积的肺栓塞十分凶险,如果抢救不及时致死率较高。时间久坐不动比如坐火车、卧床坐月子、打麻将、打游戏等都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因为打麻将而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屡见不鲜。久坐的人每隔一两个小时就站起来活动下四肢,间断性地换个坐姿,特别是老年人、孕产妇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
二、穿高跟鞋逛街,别给腰找“自虐”了
长假期间,女性朋友们又要蹬着穿高跟鞋开启购物模式。然而,穿高跟鞋在走路时,身体会前倾,背部弧度增加。无跟鞋、平底鞋、人字拖也一样糟糕,这种完全无跟平底的鞋子没有减震缓冲或足弓的支撑,会使步态非常不稳定,体重无法均匀地分布在脊柱上,可能导致椎间盘受损,并使肌肉痉挛和疼痛遍及全身。穿高跟鞋爬山,更属于“自虐”。对于零鞋跟的平底鞋,在鞋内侧要有加厚鞋垫,中间凸起正好贴合脚中间的凹部。在需要长时间穿着行走或站立时,最好选择有2 厘米跟的鞋子。登山时,建议选择有软垫的登山鞋。
三、腰椎在旅途颠簸中悄悄受伤
长距离的旅行,就要面临长时间的坐着。交通工具持续震动时会对脊柱产生连续不断的冲击,加重腰疼。虽然乘坐飞机时震动会小一点,但是由于气压的变化,脊柱所受到的损伤可能会更大。建议大家在路途中,最好每隔1-2小时,离开座位活动一下,舒展一下身体。在不允许离开座位的情况下,也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些上身向前或者是手臂交叉抬起的动作。
用药篇
一、晕车:随身携带晕车药
长途坐车,有些人避免不了会晕车,大部分晕车药都能维持较长时间,过量服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机会,如眩晕。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昏、头痛、心悸、口干、胃肠道不适等,因此,过量吃晕车药不但不能“治晕”,倒可能“致晕”。
二、食物中毒:随身携带胃肠道药物
一旦怀疑自己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进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如已经开始呕吐,要注意在上吐下泻之后及时喝水,以免缺水导致休克。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并伴有面色苍白、出虚汗、手脚冰凉等症状,即便年轻体力好,也一定要终止旅游,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晕厥。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是水土不服,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所以随身备上抗肠道感染的药物是必要的。
三、烫伤:小面积烫伤马上清水冲洗
小面积烫伤,首先马上到水龙头下面冲洗,持续20-30分钟至疼痛明显缓解为止。然后再考虑脱掉(最好是剪开)烫伤处衣物或袜子。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处,必要时就医处理。冷水冲洗的好处:带走热量避免继续损伤、止痛、减轻肿胀渗出、清洁伤口防止感染。千万不要涂抹酱油、麻油、花生油、牙膏、白糖、面粉、盐等,也不要使用冰水浸泡,这样可能雪上加霜,进一步损伤烫伤部位。更不要迷信各类神奇的烫伤药膏。
四、虫咬、蜂蜇:牙膏、苏打粉、醋涂抹只是心理安慰
登山前,最好穿上长衣长裤,这是防止蜂蜇、虫咬的最好办法。蚊虫叮咬,可以涂点氨水或肥皂水,因为大部分蚊虫所带的毒素都呈酸性,用碱性物质一中和便能解毒。
马蜂或者蜜蜂蜇伤是比较常见的事,大多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属于轻症。部分大面积蜇伤、毒素量多或者部分患者出现严重过敏休克从而危及生命。首先是想办法立刻脱离蜂群;其次可利用随身带的银行卡刮除毒刺(蜜蜂蜇伤会留刺。而马蜂或黄蜂蜇伤不会留刺且可以多次蜇人);接着用清水局部冲洗;有条件最好冰敷,这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马蜂重度蜇伤是临床凶险急症,即使将患者送到医院治疗。
如果出游带了抗过敏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和抗生素软膏,局部涂抹可防止局部感染。必要时可以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至于民间流传的使用蜂蜜、牙膏、苏打粉、醋、洋葱,以及人奶母乳等涂抹方法,这些最终效果可能仅仅是安慰作用。
五、扭伤:马上冰敷、慎用活血化瘀药
不慎扭伤后,应尽快坐下来休息。如果周围有冰水或冰袋,赶紧敷在患处2—3次,每次大约10—15分钟,以消肿止痛,如没有冰块,也可用冷水冲洗。要注意的是,不要马上用所谓活血化瘀药,扭伤其实是内出血,在经过紧急处理后,最好进行加压包扎,做法是用干净的绷带、毛巾压在患处,然后抬高患肢,比如平躺时,给脚下垫个高枕头等,以消除肿胀。
■小贴士
两个私密小件发挥大用途
传说中的户外旅行两大法宝在网上流传甚广:避孕套和姨妈巾。从网友提供的用途看,确实有一定实用价值。没想到,两件比较隐私的小物件,却可能在户外活动中发挥大用途。
避孕套的户外功用
防水:装手机、钱包;手指出血包扎后套上防水(暂时可以,时间长不透气也不行)。
储水:装一升水应该没问题。
简易止血带:类似临床上弹力橡皮筋功用,但应警惕肢体缺血风险。
张力性气胸穿刺针气囊活瓣:张力性气胸时,将避孕套开口处和粗针头针座处用丝线系在一起,把避孕套顶部储精囊处剪一小口,用做好的这个简易装备穿刺胸膜腔,这时,高压气体只能通过针头、避孕套排除体外,而外界空气不进入胸腔,使胸膜腔内压降低,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姨妈巾的户外功用
鞋垫:防潮湿、防水泡
止血纱布:卫生巾相对干净,是外伤出血蛮好的敷料,可覆盖伤口并压迫止血。
此外在寒冷环境,用来腹部保暖也是不错的选择。
Endding祝大家有个愉快的假期~
截止日期:2016.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