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乍暖还寒6大疾病高发,药师教您见招拆招

乍暖还寒6大疾病高发,药师教您见招拆招
四季之中,气候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尤其是早春乍暖还寒的时候。虽说立春过后气温逐渐转暖,但大风伴随着早晚温差,常常让人猝不及防。白天还觉得阳光和煦,夜晚却寒风冷冽,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天气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倒春寒”。

这种冷热交替、温差较大的天气如果不注意自身保养,很容易就会让疾病趁虚而入。那么“倒春寒”究竟会引发哪些疾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让小编一一为您解答。

“倒春寒”易引发的疾病

1关节炎

早春时节,一些爱美的姑娘早早就脱了秋裤,甚至穿起了小裙子。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患上风湿性关节炎。

2流感

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直接受到影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资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3呼吸系统疾病

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4老胃病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5心血管疾病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6脑梗

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在晚上睡眠时,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的重要原因。

预防“倒春寒”疾病

1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2科学的饮食和起居,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逗留。

3当阳光明媚时,要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

4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

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5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建议至少每周量一次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最好可以天天测量。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6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截止日期:2017.2.24)点击进入微信商城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