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春天不捂疾病找上门,这4个身体部位一定要捂严实

春天不捂疾病找上门,这4个身体部位一定要捂严实

早春乍暖还寒,是各种流行病的高发期。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为了一整年的健康,在穿衣方面仍然需要“捂一捂”。

3月上旬中旬依然是春寒料峭,下旬春分过后才有春暖花开的感觉,才开始真正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气温变化大,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常难以适应,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

图源:giphy.com
过早脱掉棉衣受凉,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寒冷的气候各种病毒病菌活跃,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所以春天在春暖花开到来前,要适当春捂保暖。那么,春捂怎么捂才最好呢?重点捂身体哪些部位呢?医生君给一一解答。

把握好这4点,春捂效果才好

1.昼夜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
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10℃时,就该小心防寒,注意春捂了。

2.温度,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通常来说,15℃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图源:giphy.com

3.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4.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入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因为入春虽然代表春天来了,但温度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身体会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4个身体部位要捂严实

第一处:头颈捂一捂,上身全暖和
春捂时第一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头颈,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气管炎等。外出时可戴帽子或系一条围巾,不宜过早穿低领或V字领上衣。

图源:giphy.com
第二处:手腕捂一捂,心脏好舒服
春捂时第二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手腕,因为手腕上有我们心经对应的神门穴,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我们体内的元气循环会在神门穴经过、停留。如果元气循环得顺畅,身体就好。所以说让神门穴保暖就能让我们的心脏更加健康。七分袖与九分袖的衣服这个时期最好不要穿着,尤其是老人,外出活动时尽量在外套里穿一件袖口能达到拇指根部的长袖毛衣,或是戴上一副筒儿稍微长点的手套。

第三处:腰腹捂一捂,下肢不麻木
第三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腰腹,这是因为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那么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肾中的阳气就会被困于下部,我们腰部以下的循环就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除借助衣服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温暖腰腹。双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热后,把手掌直接捂在腰两侧处,同时双手按顺时针按揉即可。

图源:giphy.com
第四处:小腿捂一捂,脑袋不痛苦
最后需要保暖的地方是我们的小腿,尤其是小腿外侧,这里也是保护阳气的地方,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出现头痛等症状,正如老话所讲“寒从脚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衣服,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年老体弱或素体阳虚之人,在春捂时节也要进行适时的锻炼,以及调养情志,这样,我们才可以健健康康。
医生君温馨提示:
1.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
2.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互动话题
欢脱的你,
是不是早早脱掉了冬装换上春装了呢?
秋裤还在穿吗?

图源:giphy.com

参考来源:
1.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9/0210/c14739-30616182l
2.http://www.jksb.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48&id=39098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