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儿科医生荒,降分录取有用吗?

儿科医生荒,降分录取有用吗?

近些天,”儿科看病难,儿科医生荒“的新闻占领各大新闻头版:
【新快报】沦为最差科室 从医的都不想干儿科
【东方网】医院关闭儿科急诊 医院回应无奈:没有儿童医师
【观察者网】部分地区紧急通知急诊儿科暂停服务 儿科医生短缺引发担忧
【东方新闻】上海:儿科门急诊爆棚 长时间排队令家长苦不堪言
广州萝岗唯一三甲医院儿科闹“医师荒”、暂停收治普通患儿一事引发各方关注,不少儿科医生还告诉新快报记者,儿科正沦为医院最差科室,业界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儿科医生累、险、穷的执业状况。——《新京报》

《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包括助理医师在内,我国共有执业医师261.6万,其中仅有3.9%是儿科医师,约10.2万。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2亿余人,平均下来每千名儿童只有0.46名儿科医师。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至少有20万。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

▶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从2010年起,新医改五年来,儿科医生的总数从10.5万下降到2014年底的10万,儿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了1.1%。考虑到每年还有新加入的儿科医生,逃离儿科岗位的医生远不止5000人!

当然,针对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面对儿科医生荒这一严峻问题,有关部门给出的解决方法是“降低要求”:“从今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于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

这样就能解决儿科医生荒?降分录取措施不敢苟同,提高儿科、急诊医生的待遇才是正路。
By @不愿透露姓名的马先生

降低从业门槛或许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为儿科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再不从根本处着手,拿出有效措施,中国儿科医生离去的步伐还将继续加快,我们的孩子恐怕真要面临无医可医的悲剧。

✦✦✦

儿科医荒为哪般?听听医生怎么说:累恨不得1分钟拆成几份来用
儿科医生的工作不仅包括门诊,还要负责儿科急诊、普儿病区、新生儿病区,新生儿病区还分NICU(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爱婴区、产房等,有时候周末还得轮流出诊,随时还得待命抢救危重患儿。
险医疗纠纷多风险大
儿科疾病复杂、病种繁多,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由于医生不足,患儿众多,大部分医生根本抽不出充分时间来与家属沟通,病情一变化,家长就不理解、难接受,将疾病导致的不良后果也归咎于医院、医生。比如,一个孩子打针,需要护士、家长都在,才能将孩子控制住。加上大部分患儿无法自主描述症状,家长代为描述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而家长的描述未必准确,风险也相对增加。穷劳动收入却与付出不成比例
儿科门诊量占全院10%-15%,扣除成本后有一年只创收1元钱。儿科的医护人员很忙、很累,但他们的劳动收入却与付出不成比例。

✦✦✦

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调查为例,该院3年来40万人次的急诊病例中,超过八成属于非紧急病症,按照分级制度,本来可以选择看门诊,而不必去挤急诊。作为家长,究竟怎样带孩子看急诊才正确呢?有9年临床儿内科工作经验的医师孟飞给出建议:”家长应根据患儿病情轻重缓急就诊“。

病人按轻重缓急就诊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急诊分级办法”安排就诊的先后次序,确保最危重的患者能最先得到救治。

大多数医院通常将急诊科病例分为:疾病发作(如抽搐、哮喘发作等),突然遭受外伤(如车祸、坠楼等),异物侵入体内(如气道异物、误服电池等),身体处于危险状态(如昏迷、脸色苍白或青紫等)等几类。

急诊一级: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刻进行抢救,如心搏骤停、惊厥发作、呼吸衰竭、休克、一级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基础疾病急性发作等。
急诊二级:生命体征不稳定,短时间内可能进展为一级的病人,需要尽量在15分钟内接受处理,如严重意识障碍、中度呼吸困难、中重度脱水、开放性骨折、累及血管和神经的外伤等。
医院为一二级的病人提供绿色通道,让他们快速到达急诊抢救室。但由于抢救单元资源有限,病人稳定了,就要转移到留观部、住院部、PICU等。
急诊三级、四级:病人需要等候。“尤其是四级,其实属于非急诊病人,可以第二天到门诊专科预约挂号。”实行急诊分级以来,40多万个儿童急诊病例中,实际上有超过八成属于非紧急病例。

测试:谁先看急诊?

情景①:2个月大的女婴,拒奶一天,反应有点差,体温37.8℃。
情景②:1岁,男,发热两天,刚在家里抽搐一次,现在清醒,体温38.3℃。
情景③:5岁,男,既往健康,流鼻涕,今夜发热,体温39.6℃。
情景④:3岁,女,白血病维持化疗中,发热两天,咳嗽,体温38.6℃。
(正确答案:①、④)

为什么?26年儿内科临床工作经验的高级营养保健师、儿科主治医师陆红分析说,上述①号病例尽管体温不高,但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会适当提高评估级别;②号病例,由于在家里刚刚发生过抽搐,仍然在发烧,等候看病期间有可能再次发生抽搐,应该评为三级,60分钟以内救治;③号病例属于四级非紧急病例,不需要急着看急诊,可先退热处理;④号病例正在接受化疗,分级也会提升到二级。这两个病例应该在15分钟内得到救治。

此外,陆红医生还给出了如下几条急诊小贴士:
就诊前总结孩子的疾病过程,家长在陈述、提问时要精练,清楚表明自己的担心之处,注意听医生护士的答复。
现在的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作为医生我们深深理解全家人对孩子健康的关注与担心,但疾病消退需要时间,家长们请给些耐心,也请相信医生。

✦✦✦

说到这里,医生君又想起一则新闻,曾经有家长一晚带孩子跑了5次,一烧起来就往医院跑,应该休息的时间被占用了,挤在病人中还导致了二次感染。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了解疾病的自然进程,如退烧药一般都要几十分钟才起效,感冒发热病程通常持续三五天,其间不需要一发生病症就往医院跑。作为新手爸妈,包括爷爷奶奶,掌握科学靠谱的医学常识都非常重要。医生君挑了2篇与宝宝健康成长相关的文章,点击文章标题进入。

爱宝宝 | 冬季预防小儿肺炎,你必须get

育儿宝典 | 不要这样亲,吓死宝宝了

开学了,孩子学知识,妈妈学什么?

测试 | 你是靠谱的爸妈吗?

这些还不够?
可以打开已经下载在手机中的平安好医生APP

进入快速问诊页面
找到儿科选择医生
(首页有2个地方可以进入问诊,你发现了吗?)

或者进入健康圈母婴育儿板块
跟妈妈们一起讨论养儿趣事

阅读育儿相关趣闻资讯

添加宝贝健康计划

还有更多国家级营养师,育儿达人等你来挖掘!

编后语
正如平安好医生CSO吴新春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创新者年会暨2015年度互联网+创新奖颁奖典礼”分享的:“在欧美国家,差不多80%的家庭拥有私人医生,这些医生可以解决90%的问题,但还有10%的问题没办法解决,比如重大疾病、疑难杂症、手术住院、需要仪器检测,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名医问诊功能解决。我们国家看病难,看一次病至少要半天的时间。很多人一两年都不体检,即使体检,也对相关数据不是非常了解。大多数人都没有明确的健康计划。在不同的城市,平安好医生拥有五千位专家,都是副主任以上的名医。可以进行15分钟的电话问诊。可以通过电话来了解相关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到现场进行检查。如果要到现场,可以在线上加号。”儿科更是如此。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家长的悉心关注,更需要平安好医生专业护航。我们一道,陪伴宝贝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