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胶水”粘起来的牛排能不能吃?有没有毒?
这周,医生君的朋友圈被这个消息刷屏了——
消息说:在澳洲的肉类市场里有大量“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块+卡拉胶拼接的,而且“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业内的潜规则。
“拼接肉”在中国同样买得到。
在麦德龙超市,加了“卡拉胶”等食品添加剂的牛排以及牛肉制品比比皆是。
碎肉是怎么拼成牛排的?
碎肉到底是怎么样用胶拼接起来成为一块牛排的呢?
一位调料品市场的店老板说,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胶,卡拉胶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吃,但要适量。
它除了保水还有另一种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碎肉粘合在一起。
除了卡拉胶,还有一种叫TG酶的添加剂,专业名称叫“谷氨酰胺转氨酶”,可以催化蛋白质分子间发生交联,同样有重组碎肉的作用。
实验:
拼出来的牛排,以假乱真
实验员以每斤30元的价格买来一批碎牛肉来实验。
这种添加剂闻起来有点像过期奶粉的味道,往里面加水就变得黏糊糊,搅拌之后很粘稠,停止搅拌就会凝固。
实验员把“肉胶”均匀地抹在碎牛肉上,然后用保鲜膜裹起来塑形,用力压实、挤掉里面的空气。
常温下静置6小时,让添加剂和牛肉充分反应后,再放到冰柜里冷冻。
冰冻过后的牛排,仅仅靠肉眼去看,基本上能够以假乱真了。
那么,口感又会怎么样呢?
煎好的牛排味道居然也不错,肉质还特别嫩,也不会松散。
这种“胶水”到底是啥?
那么,“卡拉胶”到底是啥?
卡拉胶是从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等红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
卡拉胶能不能吃?
卡拉胶通常被用做增稠剂、胶凝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广泛用于制造果冻、软糖、冰淇淋、雪糕、肉制品、八宝粥等。
“卡拉胶是一种天然的增稠剂,是从海藻里面提取,是很安全的,根据我国标准,很多食品中都含有卡拉胶。”一位河南食品行业的专家介绍。
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国标,卡拉胶甚至可以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所以卡拉胶是可以食用的。
肉中添加卡拉胶
合不合法?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南庆贤表示,卡拉胶从植物中提取,本身没问题,在国内食品加工行业是允许使用的,但它的主要作用是凝固、增稠,有允许的适用剂量,一般灌肠类产品允许添加。
如果打着纯牛排的旗号,肯定是不能添加的,把肉末加工成牛排,那就是人造的、合成的,涉嫌欺骗消费者。
如何区分拼接肉?
业内人士透露,要区分牛肉是不是拼接的,关键看配料,配料里面只有牛肉那就是原装的。网上100多块钱10片那种牛肉,基本都是拼接的。
专家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牛排内部很少有细菌,所以不用加热到熟透,半生半熟的牛排也可以吃;而“拼接牛排”内部会有细菌滋生,一定要加工熟透才安全。
拼接肉营养不如原装肉?
据食品专家介绍,在现代肉类加工中,很难避免在加工中会产生碎肉,碎肉扔掉很可惜,所以有很多重组肉,比如火腿肠等。
重组肉是肉糜重新加工,为避免蛋白纤维受到破坏,所以会加一些增稠剂和保水剂等添加剂,是工业加工常用的手段。
那么,哪个营养成分更高?
专家表示,从营养上来说,很难比较,没办法说哪个更好,“牛肉纤维比较粗糙,比较难嚼,重组肉相对来讲更嫩一些,口感或许更好。所以没有说哪个更好,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来源:综合看看新闻网、好奇实验室、都市快报、东方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