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地钱,见过吗?消肿止痛。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外伤骨折
蛇地钱来源产地
为蛇苔科植物蛇苔、小蛇苔的叶状体。
夏、秋季采收。
蛇苔多生于溪边林下阴湿碎石和土表。蛇苔广布于全国各地。
小蛇苔多生于林下或溪边阴湿土上或石表薄土上。蛇苔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1.蛇苔叶状,体宽带状,革质,深绿色,略具光泽,多回二歧分叉,长5-10cm,宽约1-2cm;下面有肉眼可见的六角形或菱形气室,每室中央有一个单一型的气孔,孔边细胞5-6列。气室内有多数直立的营养丝,顶端细胞呈梨形。
腹面两侧各有1列深紫色鳞片。雌雄异株。雄托呈椭圆盘状,紫色,无柄,贴生于叶状体背面。雌托呈圆锥形,褐黄色;有无色透明的长柄,长约3-5cm,着生于叶状体背面先端;托下面着生5-8个总苞,每苞内具有1个梨形、有短柄的孢蒴。
2.小蛇苔叶状体淡绿色,无光泽,较前者小,长2.5-3cm,宽2-3mm,多为二次二歧分叉。背面具六至八角形气室,孔边细胞6-8列。气室内部的营养丝1-3枚,顶端细胞短梨形,不具长尖。腹面绿褐色,有假根,两侧各有1列深紫褐色鳞片。雌雄异株。雌托圆锥形,褐黄色。
托下生多数总苞,每苞内有一长梨形的孢蒴;孢子黄褐色,直径60-80m,有疣,弹丝短,有双螺纹;雄托椭圆盘状,紫色,无柄。秋季雌雄两株先端边缘密生绿色或暗紫色的芽胞体。芽胞体基部有覆瓦状鳞片,芽胞呈不规则扁圆形,两端微有突起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辛、微甘,寒。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用治疔疮痈肿,烧烫伤,毒蛇咬伤,外伤骨折。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粉用植物油调敷患处。
《中药大辞典》
微甘辛,寒。
解热毒,消肿,止痛,生肌。治痈肿,疔疮,蛇咬伤。
《中华本草》
微甘;辛;寒。
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痈肿;肿毒;烧烫伤;毒蛇咬伤;骨折损伤【归经】
心;脾经【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或鲜品捣敷。【注意】
局部不红不热的阴疽,勿用。【运用】
1.治指疔 背痈初起:
蛇地钱洗净晒干,研成细末,以适量砂糖和桐油调匀敷 患处。
2.治无名肿毒 蛇伤:
蛇地钱、鲜犁头草、鲜腐婢叶各等分,酌加甜酒,捣极烂,敷患处 。
3.治烫伤 老疮:
蛇地钱焙干,研细末,茶油调涂患处,或加血余炭等分更好。
4.治刀伤 骨折:
鲜蛇地钱,捣烂外敷。
5.治婴儿湿疹
(蛇苔)全草晒干,炒炭研成细粉,植物油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