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血参,见过吗?能补血,活血

血参,见过吗?能补血,活血血参,见过吗?能补血,活血

血参来源产地
菊科蟛蜞菊属植物麻叶蟛蜞菊,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草地、溪边路旁、山区沟谷中、石灰岩坡地灌木丛中。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别名乳腺草。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温。补血,活血。用于贫血,产后流血过多,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
《中药大辞典》
甘,温。补血,活血。治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

《中华本草》
味甘;性温。补血;活血;止痛。主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滇南本草》
此参按七十二候,生七十二叶,每叶下开一小黄花。十年,根肥似人形。滇中性燥,产辽东性寒。采根,用糯米蒸透,红润色。主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接续阳气,定五脏,救蛊毒;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泄痢,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原形态】
蟛蜞菊 多年生草本,矮小。茎匍匐,上部近直立,基部各节生不定根,长15-50cm,基部径约2mm。分枝,疏被短而压紧的毛。叶对生;无柄或短叶柄;叶片条产太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7cm,宽7-13m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狭,全缘工有1-3对粗疏齿,两面密被伏毛,中脉在上面明显或有时不蛤显,主脉3条,侧脉1-2对,无网状脉。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直径1.5-2.5cm,具长6-12cm的细梗;总苞钟形,宽约1cm,长约12mm;总苞片2层,外层叶质,绿色,椭圆形,内层较小,长圆形;花托平,托片膜质;花异型;舌头状花黄色,舌片卵状长圆形,先端2或3齿裂;筒状花两性,较多黄色,花冠近钟形,向上渐扩大,檐部5裂,理解片卵形。瘦果,倒卵形,长约4mm;有3枚或两侧压扁;无冠毛,而有具浅齿的冠毛。花期3-9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