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经络穴位】印堂穴:对想学中医者的实用性普及

【经络穴位】印堂穴:对想学中医者的实用性普及

印堂穴
在印度,妇女两眉之间点有红点,被称为“吉祥痣”,表示她的家庭平安、吉祥、和睦。
在宗教中,如佛教的观音菩萨等佛,眉心有红点,实际上就是守住了脑神(精元上胎)这神秘的一窍,而此时,精神内藏,气血聚集在脑神(精元上胎)之中,存想自己好像一个弯曲在母胎之中的婴儿,不停的吸收着全身的养份,来壮大自己。
两眉之间,也叫颜,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在中医,额部当两眉头中间的位置就是印堂穴,又名曲眉穴。《黄帝内经》中并无“印堂”穴名,而是称之为“阙”与“阙中”,观察阙中可以判定病邪,《灵枢五色》说:“常侯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如果呈现出浮薄光泽,就是风病;如果出现沉浊晦暗之色,就是痹病,体内有湿。
印堂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失眠,感冒、目痛、鼻衄、鼻炎,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以及高血压等。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等脑部相关疾病。在《素问刺疟》就有“刺疟者,……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的记载。这里提及的“两眉间”实际就是今天所说的印堂穴。
印堂穴多与百会配合用于失眠、焦虑及忧郁症等,还可预防高血压。
三棱针点刺印堂出血,放血5~10滴,可治疗头痛。
电针百会、印堂穴可治疗治疗肌紧张性头痛、偏头痛、脑中风恢复早期抑郁障碍。
治疗小儿慢惊风,《玉龙歌》云: “小儿慢惊何可活,印堂针后艾还灸。”取印堂、百会、足三里,平补平泻。
治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使针感外达鼻头。
治胃痛,印堂穴透鼻根,可治胃痛、脘痞、呕恶等胃疾。因为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中,针刺印堂穴时针尖直达鼻根部,即胃经起始处。
印堂穴为督脉经奇穴,督脉统一身之阳气,主诸阳经之海,故刺激该穴可有调整诸阳经气,宽胸利膈,和胃降逆,故有很好的止呃作用,而治疗呃逆。
治急性腰扭伤,印堂配水沟,针尖刺向巅顶,并嘱患者在行针时持续做腰部活动,可取速效。
印堂穴按压有酸胀感,可以防治头痛、鼻疾惠。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抹印堂穴法,古代称“分阴阳”:将两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阳穴上,以食指内侧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双目自然闭合。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为度。抹后感觉头清目爽,具有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针刺印堂穴手法多样,如平刺、斜刺、透刺0.5-1寸,或补、或泻、或补泻并施。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健康*生活*文化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