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越婢加术汤合方 | 陈雁黎老
陈雁黎1961年见习,1963年期中实习,实录胡老门诊医案230例今选其80个案例,供读者参考。
-
-
医案明示:胡老“方证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示人以规矩,是辨证的尖端。医案无华丽的博引广据,也无教条的论经说典。唯有“有是证必用是方”“一方可以治多病”“善用合方”,疗效卓著。《伤寒论》第317条末尾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病者,即《伤寒论》目录“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六经病的证候(《伤寒例》第三,录其证候诊脉声色)。
方者,即经方之方证。“病皆与方相应”即后世“方证相应”或“方证相对”之说。也就是说,“方证辨证”正确,就可以放心“乃服之”,肯定有疗效。
医者开处方,只要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上,不出大的偏差,就有一定的疗效。宋仁宗时,林亿等校《金匮要略方论・序》谓:“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如神。”即是佐证。
在230个病案中,胡老看病处方,用柴胡者约占50%,以大柴胡汤合方者约占20%。纵观古今中外(日汉方医),胡老用大柴胡汤乃炉火纯青,同学美名胡老雅号“大柴胡”,真是不虚。研读胡老医案,犹如临证见习。研读大师方证辨证,您将略知端倪。
4月3日起我们将连载“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
点击以下链接可看往期:
1、大柴胡合方(一)
2、大柴胡合方(二)
3、大柴胡合方(三)
4、大柴胡合方(四)
5、小柴胡合方(一)
6、小柴胡合方(二)
7、柴胡桂枝汤合方
8、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方
9、四逆散合方
10、桂枝汤合方(一)
11、桂枝汤合方(二)
12、桂枝汤合方(三)
13、葛根加生石膏汤合方
14、半夏泻心汤合方
15、生姜、甘草泻心汤合方
16、小建中汤合方
17、当归芍药散合方
18、炙甘草汤合方
01
越婢加术汤合桂枝汤加荆防
治痒疹
于某,男,40岁,病历号007246。
1963年12月26日初诊:皮肤起痒疹,两腿较甚,腿与脚已肿,小溲微浊,泡沫多,舌净,脉数。
麻黄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生石膏一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苍术四钱,荆芥二钱,防风三钱,炙甘草二钱。
二付。
12月28日复诊:痒疹症情稍减,仍发痒,两腿仍肿,身倦无力,微恶寒,食不佳,小便浑浊。
麻黄三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知母三钱,生石膏一两半,荆芥三钱,防风三钱,苍术四钱,炙甘草二钱。
三付。
按
过后胡老讲此病人症愈。痒疹又有腿脚肿,用越婢加术汤合桂枝汤加荆防后,症稍减,两腿仍肿,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减附子加生石膏荆防而愈。
02
越婢加术汤治腹水
龙某,男,47岁,病历号133450。
1964年8月6日初诊:据述浮肿已年余,一个月来突然腹大,小便红赤短少,不能食,食则胀甚,下肢肿甚,按之四陷,恶寒汗少,是时夏日,穿衣尚多,舌赤无苔,脉浮数。尿常规RBC10~20,WBC1~3。诊属单腹胀腹水。表失畅达,里气郁结,故小便不利,停而为水。
麻黄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生石膏一两半,苍术四钱,炙甘草二钱。
三付。
按
下肢肿甚,按之凹陷,恶寒汗少,穿衣多,脉浮数,予越婢加术汤治之。胡老讲:此证亦可用大青龙汤,但夏月以此方较为平稳。
()
王宁元 | 腹诊玄癖与岳美中老中医的延年半夏汤
方老师 | 品读《黄帝针灸甲乙经》第三回
陈雁黎老 | 胡希恕老师1963年讲课手稿——少阴病解
史欣德教授谈:
方有五味,问味选方
欢迎转发朋友圈
○
○
备注“腹诊”
每周五群内有公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