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黄仕沛:方证相对医案⑦

黄仕沛:方证相对医案⑦ |
▲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

黄仕沛 1945年出生,广东南海人。祖辈五世业医,1983年起连任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副院长、院长。2000年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广州市名中医”。
曾专攻仲景之学,独尊经方,以大剂称著,临床上擅长内、妇、儿科疾病,对中风、重症肌无力、脊髓炎等有独到疗效。

【摘要】
经方方证对应最关键、影响最大的就是经方家的医案,最早的方证对应医案是宋代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就是90个医案,按照仲景条文来用方的医案,所以是方证对应最早的医案。近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曹颖甫的医案,还有岭南四大金刚(易巨荪、陈伯坛、黎庇留、谭星缘)的医案。研究《伤寒论》有很多不同派别,比如气化、五运六气等等,到临床还是离不开方证的。例如陈伯坛,他讲气化、升降的,但又不同于陈修园、黄元御,但是用起经方来还是方证,包括曹颖甫也是,曹诊一人“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后此人买舟到广东找陈伯坛,也是用炙甘草汤。所以曹氏说:“此仲景不易之法”。
——黄仕沛

7月24日起我们将连载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方证相对医案。

不可尽信:医之以讹传讹者多矣
——间歇性跛行案

黄师老友何某,68岁。粤剧名小武也,舞台上跳扎翻腾,功底甚厚,当年演孙悟空轰动一时。素有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痛风等病史。2006年7、8月间,忽觉行步不及百米便感双腿腓肠肌抽痛,必休息片刻方能继续行步。师曰:“此动脉硬化,间歇性跛行也,动脉腔狭窄,行走活动量增大,供血不足也,应以益气化瘀”。遂处补阳还五汤,似效不效,如是1年多矣。何某阅保健科普文章,也知此病无甚良策,且发展下去终会下肢溃烂,甚而需截肢。更兼素来信任老友,但求不恶化便算好,故无疑问。

2008年2月春节,天阴久冷,症状加甚。黄师忽念《伤寒论》第29条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第30条也曰:“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即处:白芍60克,甘草30克,北芪120克,川木瓜15克,怀牛膝30克。

7天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已能步行四五百米。遂把白芍加至90克,10剂。

3月11日来诊谓:已如常人,行走四五公里,无觉不适矣。

[按]

按理治病必求于本,补阳还五汤活血化瘀乃求本之法,而效果不理想,芍药甘草汤应不能对血液流变学有所改变,何以能取效,是否难以理喻哉。黄师弟子劳婉玲医师问曰:“本方治挛急之理,是否如方书解释‘酸甘化阴?’”黄师笑曰:“如此说,叫病家食‘话梅’或食‘咸酸’之类,岂不是好?”徐灵胎曾谓:“药之治病,有可解,有不可解者也”。此经方难以理喻也。再者芍药《本经》曰:“苦平”,不知何时起谓味酸。黄师弟子韦淑敏医师即往中药房取白芍嚼之,果味苦,全无酸味。医之以说传此者多矣,不可尽信。

静思细考,难证不难
——手足十指(趾)端肿痛案

谭某,男性,36岁。嗜啤酒,肝功能损伤。十指(趾)端肿如鼓槌状,疼痛,色素沉着20余日。血沉、抗“○”阴性。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木防己汤,处方:桂枝15克,芍药30克,知母15克,白术30克,防风15克,麻黄15克(先煎),附子15克,防己30克,石膏60克,炙甘草15克。服3剂肿痛基本好转,微红,继服4剂诸症皆失。

[按]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魏念庭曰:“此方乃通治风寒湿邪之法,非专为瘦人而设也”,一语道破,可谓心得之言。《金匮要略》治湿诸方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诸方各有所主。而风湿相搏之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后世更称之为风寒湿三方。可以说桂枝芍药知母汤是诸方之综合化裁而成,芍药、知母又为制热而设,使久服而能任药之意。

临床运用此方,黄师喜与木防己汤合用。木防己汤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之、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方用木防己三两、桂枝二两、人参三两、石膏十二枚如鸡子大。此方原治支饮,近人亦以之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确有奇效,在此不赘。吴鞠通却常去人参以之治痹。《温病条辨》有加减木防己汤治痹。《吴鞠通医案》痹门共十五案,其中用本方竟占六案。其他如痰饮门、寒湿门、中风门等皆有用之,均去人参而重用石膏。如《痰饮门赵案》,吴氏谓:“石膏少用,万不见效”。此案“前后共用石膏百斤之多”。吴氏治痹是活用了仲景此方。

黄师用木防己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也取防己利湿而清热,与石膏纪合知母、芍药更能清内郁之热,制温药之燥也。

《金匮要略》木防己汤应是仲景用石膏最重的一首方。仲景用石膏:白虎汤是一斤,麻杏石甘汤是半斤,大青龙汤是如鸡子大一枚。鸡蛋大一枚石膏约45克,小的也不小于30克,如果12枚大约是360~5540克。按一两即15.6克计,白虎汤不过是250克。由于用量太重而又不好理解,故有些版本是3枚。而有些注家如清代莫枚士的《经方例释》说:“凡云如鸡子者,皆谓如鸡子黄也,王氏《古方权量考》云鸡子黄,与弹子大相等。此方石膏太多,恐大十二枚为‘黄’大十二枚”。黄师觉不然也,查仲景用“黄”必写鸡子黄,表达其量时,如猪膏发煎用乱发如鸡子大三枚。排脓散则曰:“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子黄相等糅合令相得”。而用石膏时则用鸣子大来表达其量的,如大青龙汤等。而确用弹丸大者自直书弹丸大以比喻,如薯蓣丸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葶苈大枣泻肺汤之“葶苈捣丸如弹子大”,竹皮大丸“用枣肉和丸如弹子大”等。故仲景写鸡子大、鸡子黄大、弹子大是不会混淆而各有所指的。那么本方用石膏12枚如鸡子大,确实是较重,仲景应是自有其用意的。故吴鞠通用本方时其用量也较大也。

黄仕沛教授第一次国内系统授课

黄仕沛教授本次受邀厦门开办4日的系统课程,主题为《黄仕沛经方临床应用体系课程》,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一次华丽的学术总结。耗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整理讲稿,干货满满,让学员学完临床能够直接见效。

课程介绍

8月1日上午《读伤寒,用经方,密切联系临床,还仲景本原》
按:伤寒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仲景的原意是什么?黄老师这一课,通过大量的临床实例,对照仲景原文,道出其中真谛!

8月1日下午《金匮要略•中风》诸方的临床应用
按:中风是个什么病?为什么后世把中风分成真中风、类中风?从后世著述中详于类中却略于真中,甚至把真中风视为可有可无。而仲景所记载的中风方治,逐渐已被世人遺忘,究竟仲景的方治中风还有临床意义吗?请听黄老师的:《金匮要略中风》诸方的临床应用。

8月2-3日两天《桂枝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
按:为什么称桂枝汤为“群方之冠”?为什么经方医生特别看重桂枝一药?为什么黄老师说学习经方,掌握了桂枝汤及其类方便掌握了经方的门径。黄仕沛老师将用整整两天的时间,引导大家窥测端倪。

8月4日《经方在皮肤科的应用》
按:前人谓:“六经可以钤百病”经方可治外感病、可治杂病,可以治皮肤病吗?可以!请听黄老师《经方辨治皮肤病》一课,会令你开阔眼界。

8月4日《半夏厚朴汤的应用》
按:“入门闻咳嗽,医生眉头皱”。咳嗽之难治由来尚矣!《半夏厚朴汤的应用》一课,会告知你解决门诊咳嗽的60%的实效方法!

8月4日下午小结及互动

报名详情
时间:
8月1日~8月4日(4天)

地点:
厦门颐璟花园酒店

学费:
新学员4900元
(发票需交3%税费)

报名咨询:



可进学习群


黄仕沛 | 中年后我转向学习经方
黄仕沛 | 对话狄特马谈经方
黄仕沛 | 经方群答疑解惑(二)
黄仕沛 | 方证辨证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