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学家秦伯末讲解四诊法:闻诊

中医学家秦伯末讲解四诊法:闻诊 |
点击“蓝字”
▲秦伯未(1901-1970) 现代中医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闻诊是中医诊断学名词,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之一。是指医者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闻诊分两方面,一方面用听觉来听取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和其它声音的高低、清浊等;另一方面用嗅觉来辨别口气、病气和二便等气味。

1、声音

语气低微为内伤虚证;细语反复为神思不足;妄言谵语为热盛神昏;高声骂詈,不避亲疏,为癫狂证。

呼吸微弱为正虚;气粗为肺胃有热;呼多吸少为痰阻;喉间如拉锯声为痰喘症;吸气困难,似欲断绝,但得引长一息为快者,为肾虚不能纳气;时作叹息,多为情怀不畅;胸膈痞闷,常见于因悲郁忧思引起的气郁证。

咳嗽病中暴咳声嘎的为肺实;久咳声瘖的为肺虚;咳时费力无痰的为肺热;一咳有痰,气息短促的为痰饮;咳嗽顿作,连声不绝,面红呕恶,为顿嗽。

呃逆连声为胃中受凉;声响亮而有力为实热;低微而不能上达于咽喉为虚寒;断续不继、半响方呃一声,多为久病或时病后期胃气将败。

病人有一种特殊声音,常从鼻内发出,嗯嗯不绝,称做呻吟,多为疼痛的表现,兼见攒眉的为头痛;以手按心的为胸脘痛;两手叉腰而转铡不便的为腰痛。

2、气味

口内出气秽臭的为胃有湿热;暖气带酸腐气的为胃有宿食;痰有腥秽气的为肺热;臭甚而咯出脓样者为肺痈。

大便酸臭溏薄为肠有积热食滞,小便腥臭浑浊为膀胱湿热;矢气奇臭,多为消化不良。
病气,就是病人所特有的一种酸臭的秽气,常见于时病热证及瘟疫病。体弱者闻之极易感染。如温病得汗,身热不解,先有汗酸臭;当发疹发斑时期,其气更重。瘟疫病则一开始即有病气触鼻。


封髓丹,固精之要药,屡获奇效
名老中医林鹤和:感冒过后残余的顽固性咳嗽
“调经圣手”傅青主,是如何调经?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版权声明
本文节选自秦伯末《中医入门》,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