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这样喝水会“喝”走宝宝健康?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这样喝水会“喝”走宝宝健康?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转自公众号:DrG科学育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gwMzM4NA==&mid=2652811243&idx=1&sn=73ea4cee752dd13cacee5e43d638991c

点击上方 ▲ 关注「DrG科学育儿」每周随机送福利

立秋以来,天气逐渐转凉,家长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

什么空调、防晒、痱子、洗澡、喝水的,统统不用再操心……

等等,喝水的问题真的不用操心了么?

未必!

宝宝喝水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不能天气热喝得多,天气转凉就不用监督。

水乃生命之源,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宝宝更应保证每天的饮水量。

那到底喝多少才算是合适的呢?有人说喝水不对会“喝”走孩子的健康!

这些都是真的吗?一起了解下。

宝宝每天该喝多少水

很多家长搞不懂,宝宝每天喝多少水是合适的。6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来说,他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足够的水分。

参考我国《居民饮水参考摄入量标准》的数据得出:

7月龄~1岁:0.9升/天;
1~4 岁:1.3 升/天;
4~7 岁:1.7 升/天;
7~11 岁:1.8 升/天。

数据中的饮水量,指的是身体每天摄入的所有液体量(包括白水、汤水、奶水、粥等)。

家长可在宝宝两餐间、睡觉醒来后、运动玩耍间隙等时间段,适量的给宝宝饮水,但不需要强迫。

无需严格按照饮水标准

有些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自家宝宝平时不爱喝水,计算下来喝水的量远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这里的日均饮水量只是一个量化的标准,为了家长更直观的知道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的液体是多少。

但只要宝宝每天都有喝水的习惯,一般都可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

所以,关于宝宝饮水量是否达标,家长无需担心。

如何判断需要多补水

当无法知道宝宝是否缺水时,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尿”来判断。

● 颜色:是否从透明或者浅黄变成了深黄。
● 味道:是否带有比较浓的味道。

除了“尿液”的标准外,宝宝喝水量的多少还受到体重、温度、湿度、活动量、辅食情况、喂奶量、出汗量、季节等情况的影响。

补充水分≠喝水

宝宝生病的时候,通常医生会建议多喝水,但6月龄内的宝宝不是不用喝水么,这要如何是好?

6月龄内,常规来说都不用多喝水,医生说的多喝水(除了特别强调外),一般指多补充液体。

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完全可满足宝宝对水分的需求。

6月龄以上添加辅食的宝宝,如果不愿意喝水的话,也可以通过奶、流食、蔬菜和水果等获取所需的液体。

辅食中一些蔬菜如,瓜类、绿叶菜类及白菜等,水分含量非常高;水果中橙子、梨、葡萄等含水量也很高,但不建议为了引诱宝宝喝水而给宝宝喝果汁。

注意,当宝宝可以吃半固体食物时,尽量准备软碎菜或条状水果给宝宝,这样不仅可保留食物中的纤维素、避免营养流失,同时还能锻炼咀嚼能力。

为什么6月龄内无需饮水

母乳里80%~90%都是水,配方奶的含水量也超过85%,宝宝在吃辅食之前通常都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所需要的水分。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6个月以内的宝宝都无需额外补充水。(添加辅食之后,如果宝爸宝妈采用温凉白开或纯净水给宝宝漱口,少量的一口,也不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伤害,父母灵活运用即可)

婴儿在生病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多一点的液体摄入,母乳喂养的宝宝生病时最佳的液体还是母乳。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在生病时,可以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少量添加一点额外的水(温凉白开或纯净水),(以不影响奶量为宜更不能替代喝奶)。

叨叨Tips: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5kg的婴儿每天摄入水量为0.75L,我家宝宝不满6月龄但已达5kg,还是不用喝水吗?

是的,依旧不用喝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数据显示,我国乳母0~6月龄内日平均泌乳量为750ml评估。

按照6月龄内宝宝坚持纯母乳喂养,每天的液体摄入完全符合WHO的摄水量要求。

喝白开水是最好的

而到了需要喝水的月龄后,市面上各种婴儿概念水层出不穷,宣传添加各种微量元素,是否真的适合宝宝,该怎么选呢?

宝宝肠胃、肾脏功能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吸收和排泄能力都很差,摄入过多微量元素,会加重肾脏及肠胃负担。所以不建议给宝宝喝矿泉水。

家里烧的白开水放温凉些就可以给宝宝喝,纯净水也可以。

另外,无论是在家里鲜榨的果汁还是超市购买的罐装杀菌果汁,都不应该给1岁内的宝宝喝。

早在2017年时,美国儿科学会最新观点是,1岁内的宝宝不能饮用果汁。(注:果汁指100%灭菌纯果汁)

果汁对1岁以下的宝宝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还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不应该纳入到宝宝的健康饮食中。

即使1岁以上的儿童,也应该严格控制果汁的摄入量,并警惕未经杀菌的鲜榨果汁可能带来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的问题。

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叨叨Tips:

有传言说“千滚水会致癌”,烧开的水不能重复加热,是这样的吗?

传言一般都是谣言,这个问题也没逃开谣言的命运。

凉白开哪怕重新煮沸20次,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仅仅为每升0.038毫克,远远低于国家的标准限量,所以并不会致癌。

发烧需要多喝水吗

“感冒发烧不舒服了,多喝水。”这句被认为只有直男才会说的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宝宝发热时,可以让他适量的多摄入液体。

这么做是因为多喝水,皮肤多出汗,汗水蒸发会带走皮肤上热量,帮助宝宝降温。

6个月内的宝宝,则可以适量多喂点母乳,增加宝宝身体的水分摄入。注意这里并不是无限量的摄入,更不要强迫硬灌。

宝宝用什么喝水

6个月以后的宝宝,需要学习使用杯子,这时可选择学饮杯(鸭嘴杯、吸管杯等)训练宝宝喝水。

1周岁的宝宝要逐渐开始停止使用奶瓶喝奶,最晚不超过18个月大时要完全戒除奶瓶。

使用杯子喝水,可提高宝宝协调能力、促进语言能力,降低中耳炎风险等。

不愿意喝水咋办

每个宝宝对杯子的接受度不同,面对不爱用杯子的宝宝,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吸引宝宝。

用杯子装上母乳或配方奶,在宝宝面前演示杯子喝东西,在宝宝容易渴的时候使用杯子,增加杯子喝液体的趣味性(杯子款式颜色等)。

绘本教育引导宝宝使用杯子,游戏中使用杯子或将杯子放在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等,都能促进宝宝使用杯子的频率。

喝水常见不良习惯

(1)煮蔬菜的水

煮蔬菜的水里面,除了水并没有任何的营养成分。

更不会因为煮过蔬菜而富含维生素,也许因为蔬菜色素,水的颜色还不错,或者有一些味道,但对宝宝来说没啥意义。

如果蔬菜里含有残留化肥、农药,还可能残留在汤水里,对健康不利。

无论是宝宝还是大人,最好都不要喝。

(2)不要睡前喝水

宝宝入睡前最好不要喝水,睡前喝水可能会使宝宝因夜里排尿而睡不安稳。

如果担心宝宝睡觉口渴的话,可在入睡前40分钟~1小时给宝宝喝点水。

(3)两顿奶之间喝水

母乳和配方奶完全可满足宝宝身体对液体的需求,小宝宝两餐奶之间不用喝水,有的家长会喂奶后拿小勺给婴儿喂一勺白水。

这样做可帮助稀释宝宝口腔残留的奶液,清洁口腔,但要知道这并不是补水。

如果是大宝宝还可以引导其把漱口水吐出来,小宝宝不会吐的话则不必吐了。

(4)维生素C泡腾片

维C泡腾片会有甜味,一旦让宝宝喜欢上这种味道后,可能以后就不爱喝白水。而且维C也不能随便服用,过量补充会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5)水里加葡萄糖

葡萄糖属于单糖,身体长期摄入会引起自身机能的减退,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白水最好,不要随便在白水里加东西,无论是药品还是补品。

(6)水里加菊花晶/板蓝根防病

菊花晶的成分主要含有葡萄糖,蔗糖,葡萄糖浆,洋甘菊提取物,香料等。

其中大量的糖,对宝宝牙齿和味觉都不好。

特别是洋甘菊提取物,对宝宝可能存在过敏的风险。

而板蓝根是药品,任何药物和任何不应该给婴儿喝的饮料,都不要随便加在日常给宝宝喝的水里。

(7)凉茶、XX茶等饮料

一些家长看到宝宝有眼屎,或烂嘴角,或嘴巴干,大便少,睡不安稳,就认为宝宝上火,进而听信一些旁人经验,给宝宝喝各种所谓的下火茶,定惊茶、金银花水等。不要盲目的用药尤其是一些败火的药或凉茶要慎重。任何凉茶对于肝肾发育不成熟的婴儿来说,都是不利的,不建议给宝宝随便喝这些茶饮料,它们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儿科医院进食障碍与炎症性肠病MDT专家组成员,擅长小儿腹痛、腹泻、便秘、牛奶蛋白过敏、消化不良、肠胃炎、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由于对自身医疗水平的精益求精,对患儿及家属热情、耐心,深受广大患儿家属的信赖好评,目前已经诊治病人数上万人次,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周三全天,周日特需全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