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如果医生给你的孩子开这些药,不一定要说不!

如果医生给你的孩子开这些药,不一定要说不!
文尾重点!儿童安全用药宣传片,看完让人感动得哭了!五岁小孩用药不当变成了聋儿,一生都听不见了!

小女孩说:
吃完感冒药后,我的听力越来越弱,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
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这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发烧,用药不当,便要以孩子的听觉为代价。

而她只是成千上万个不幸中的一个。在中国,因用药不当,每年大约有30000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

……
看了这个数字,
你还敢随便给宝宝用药吗?
为此,我们特地总结了
“儿童用药慎用名单”,
如果医生给孩子开这些药,
请主动说不!

1. 感冒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小儿氨酚黄那敏
美国 4 岁以下不推荐用
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与退烧药同吃,很容易用药过量,造成肝损伤。

伪麻美芬滴剂、美敏伪麻溶液
4 岁以下不推荐用
含有伪麻黄碱,神经兴奋剂的一种;含有右美沙芬,有抑制呼吸的风险。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1 岁以下禁用
含有金刚烷胺、咖啡因,过量服用有兴奋、胡言乱语、惊厥、心律失常等症状。

2. 止咳 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
(代表产品: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羚贝止咳糖浆)
12 岁以下禁用
长期服用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

含有异丙嗪 (非那根) 的止咳药
(代表产品:伤风止咳糖浆、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2 岁以下禁用
副作用大,可能导致 2 岁以下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更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止作为 2 岁以下儿童的镇咳药物来使用 。

3. 退烧 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尼美舒利
12岁以下禁用
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安乃近
美国已禁用 40 年
为氨基比林复方制剂,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休克,有致死风险。

安痛定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同为氨基比林复方制剂,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和过敏性休克。

赖氨匹林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可引起严重的脑部不良反应——瑞士综合征,出现惊厥、呕吐等症状,甚至会昏迷,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柴胡注射液
14 岁以下禁用
不良反应不明,有肌注药致死先例。

双黄连注射液
14 岁以下禁用
不良反应不明,有肌注药致死先例。

4 抗过敏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异丙嗪
小于 2 岁的儿童慎用
异丙嗪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幻觉、肌张力异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婴儿猝死等。

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
2岁以下不宜使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是亲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从而抑制中枢、并有抗胆碱能及微弱的局部麻醉作用,不良反应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亢进等。

盐酸羟嗪
婴幼儿禁用, 6 岁以下慎用
由于婴幼儿脏器功能不全,所以肝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酮替芬
3 岁以下 慎用
3岁以下儿童使用本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5. 消化系统药物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柳氮磺吡啶
小于 2 岁的小儿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雷尼替丁
小于 8 岁的儿童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沙可啶
小于 6 岁的儿童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
婴幼儿慎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东莨菪碱
婴幼儿慎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6. 抗生素类药物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庆大霉素
婴幼儿及没有做耳聋基因筛查的人群慎用
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致聋风险。

头孢 、培南、霉素等多种抗生素
婴幼儿慎用
抗生素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定,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最后,
看完后赶紧把这篇文章告诉家人,
如果医生给孩子开这些药,
请主动说不!

上面这篇文章在多个媒体上转载,许多阅读量10万+,看到这篇文章,我内心还是很复杂的,有难过、有气愤,更多的是希望孩子们能安全用药。

一、儿童用药尴尬局面如何破?

目前国内儿童用药面临许多尴尬。带孩子看病,许多家长最头疼拿药时看见“ 儿童慎用“、“儿童酌情减量”或“儿童用药经验有限”等字眼。

而在家长担忧的同时,医生也常常面临两难境地:选用吧,如果出现副作用甚至严重并发症怎么办?不选吧,又没有合适的替代药物。
比如,有次一个新生儿感冒鼻塞,家长要开感冒药。但是哪个感冒药适合新生儿呢?我翻遍了整个药物手册,也没有发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确在某些地区,至今还是有诸多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家长多些知识防范固然对,但是用这样的误导性的语言,而且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微信号上,不仅令人诧异!

这样的煽动性的语言加深了医患矛盾,忽略了对医生的知识更新培训、忽略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忽略了如何确保儿童适用药等配套措施,只能适得其反。

二、耳聋并非都是药物造成的

视频:特别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唤起大家对儿童用药的重视。儿童不是缩小版大人。

儿童要用儿童药,说着容易做着难啊!

更重要,更广泛造成儿童用药的困境更多的是缺乏儿童用药信息,缺少儿童剂量(比如在过去对耳毒性认识不足,诊疗规范也会随着实践而变化的,在90年代末国家发布了耳毒性药物的使用规范,限制了氨基糖苷类在儿童中的应用)。

值得注意细节:
1.视频中的一个数据特别触目惊心,每年约有30000儿童由于用药不当陷入无声世界,不过这个数据还是有待确证,特意去找过这个数字最早的出处。较确切的有一篇2010年的博士论文中引用了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聋儿以每年30,000速度增长,而非单由用药导致。另一方面,12年过去了,因此至今在沿用这一个数字并不是特别的严谨。
2.儿童“专用”本身可能不需要这么迷信,某些儿童和成人共用药制剂,儿童适宜其实就可以。

三、儿童用药慎用不等于禁用

如果对表格里提到的所有药物说“不”,其实太过武断!

表格中有些药是慎用,如果依照孩子病情(尤其是危重儿等)权衡利弊,在密切监护下应用,其实是合理的,家长不应该一味拒绝!

表6 抗菌药一表有问题:
头孢、培南、霉素,不是特别确切的分类,而且基本囊括了所有抗生素类。“抗生素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定,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显然和实际不符。
1.头孢类抗生素

家长朋友们都知道,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常用药物。
试问,如果小儿细菌感染不用抗生素治疗,那用什么呢?

特别是对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亚美培南或者美罗培南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杀灭细菌效果非常好。如果拒绝使用,肯定是不合适的。

2. 霉素
霉素拒绝使用的话,如果宝宝患儿支原体肺炎,我们可以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说不吗?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药物治疗效果好。

抗生素使用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对于耳毒性的药物,例如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等,如何能早期快速识别出那些家族倾向和差异的个体,合理使用,减少用药风险是摆在药物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表格5 消化系统药物 也有问题

1.柳氮磺吡啶
柳氮磺吡啶儿童炎症性肠病即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

儿科医生不会随随便便使用柳氮磺吡啶的。即使儿童炎症性肠病治疗时,现在也多换成安全性更高的艾迪莎了。

2.奥美拉唑

这个药物在儿童消化系统用的更广泛。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必备药物,也用于消化性溃疡、严重胃食管返流、慢性胃炎、功能性腹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如果说奥美拉唑说不,也不妥当。

四、儿童用药路在何方?

多年前儿童用药混乱的现状在卫生部门的监管下,在许多儿童药师的呼吁下,在儿科医生的努力下,在许多家长们用药安全意识的提高下,药物滥用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例如,以前儿童常用的XX宁,XX平等中药注射液许多地方已经下架,发热感冒咳嗽用病毒唑、单磷酸阿糖腺苷等错误行为已经得到了揭露 。

但是,儿童安全用药仍然任重道远。

在国内现有的3500多个药品制剂品种中,儿童专用的只有60种,儿科医生缺,儿童药物也缺。“用药靠掰,剂量靠猜”,3/4包,1/8片的用法仍然每天都有。目前面临的尴尬局面何时能破?恐怕不是儿科医生与家长朋友们能解决的。

儿童用药安全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不是单纯改善某一个环节就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协作。

这个紧迫的问题留给卫生部门领导、药企、药物研发科研人员去思考!

请转发朋友圈,告诉给周围的朋友们

精彩回顾

10月大婴儿误吞电池烧穿食管,医生的紧急救治惊心动魄
救救孩子!这些“保健品”别再给他们吃了!
黄医生,我宝宝脸上的白点是虫斑吗?
医生,孩子烧到40度了?怎么办!!!

一个孩子的睾丸急救经历,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医生,我有幽门螺杆菌,我孩子怎么办?

提示:下面长按二维码,关注儿科黄哥黄医生微信公众号
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