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春节应酬少不了,护肝解酒怎么办,黄药师给您支招

春节应酬少不了,护肝解酒怎么办,黄药师给您支招

#葛根#解酒#护肝

请您阅读完文章后在最下端点击“点赞”、“在看”,我们期待着您的积极参与,共同传播中医药文化,一起享受健康生活!谢谢!
别忘了哦~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饮酒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特别是春节期间,聚会应酬多,大家肯定少不了得喝点酒,于是怎么护肝解酒就成了小伙伴们关心的问题!

一说到解酒护肝,大家总会想起一味中药,那就是葛根。葛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解酒材料,南方的朋友可能对葛根更加熟悉,因为是日常煲汤常用的汤料之一。而且它可以算得上是解酒界的“翘楚”了!它就是被称作“亚洲人参”的葛根!

葛根的小故事
关于葛根的来历,有很多经典的传说,就比如这一个:相传,在古代,一位姓葛的官员,清正廉洁却遭奸臣诬陷,满门遇害,只剩下最小的儿子出逃成功,成了葛家唯一的血脉。 后来,这个小孩被一位老药农所救,并且跟着老药农学会了医术,也会辨识药材。他用一种色白肥大而坚实的草根入药,治好了不少病人,不论是外感发热不退的,湿热泄泻不止的,或是津伤烦渴的,都能用这个草根治好。 人们很好奇,就问起这草根叫什么?葛家孩子想到自己的身世和老药农的救命之恩,并且因为老人的善意才为葛家保住了一条“根”,所以他随口说出了这味草药的名字:葛根。

葛根的药用价值
大家对葛根并不陌生,可能绝大部分的朋友都吃过,但很多人只知道它很好,但具体哪儿好又不知从何说起,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葛根到底有多么神奇。 1. 解酒护肝。葛根的解酒护肝作用在咱们博大精深的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载,《千金要方》:“以鲜葛根捣汁治酒醉不醒者”;《本草衍义》:“病酒及渴者,行之甚良”,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葛根中含有众多提取物,能够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2. 保护心血管。葛根中含有多种对心血管健康有利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异黄酮、葛根素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等,对冠心病有好处。 3. 解肌发表,治疗风寒感冒、保护颈椎。外感风寒,感觉项背强痛时,可以用葛根煲水喝来缓解。如果是因为血液运行不畅而导致的颈项僵硬,除了喝葛根茶,还可以用葛根、桂枝、生姜适量煲水热敷颈背,以及用这个水泡脚,可以缓解颈椎僵硬的情况。 4.有研究表明,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方葛根芩连汤具有显著降糖效果,研究显示其具有明确的降低空腹血糖的疗效。现代研究表明,葛根的药物成分主要有异黄酮、大豆甙元、葛根素等,经常食用可以降血糖、血脂,尤其对于胆固醇升高的高血脂更有效。
经常抽烟喝酒、有心血管疾病、脾胃功能较差的人群都可以用葛根来调理身体呦!

葛根的用法
下面给小伙伴们分享三个简单且有效的葛根食疗方!

葛根枸杞山楂茶材料:葛根10克、枳椇子10克、枸杞子4克、山楂4克、陈皮6g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入200毫升冷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分钟即可。
此茶在饮酒前饮用可预防醉酒,酒后饮用则可缩短醉酒时间。葛根其性凉味甘、辛,归脾、胃、肺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作用;枳椇子用来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小便不利;枸杞子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山楂能够消食健胃,行气散瘀;陈皮用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葛根粥材料:葛根粉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然后把葛根粉和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900毫升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45分钟左右,放入红糖搅拌均匀,待粥熟软烂即可食用。
此粥能够清热除烦、生津降压、软化血管。葛根其性凉味甘、辛,归脾、胃、肺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作用;粳米可以温中和胃,益气止泄。

葛根排骨汤材料:排骨600克、葛根30克、白茅根10克、芦根6克、食盐等调料品适量
做法:将葛根、白茅根、芦根洗净用清水浸泡15分钟;将排骨洗净,切块,焯水备用;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慢炖2小时左右,加入食盐等调料品,搅拌均匀,待排骨熟烂即可。
此汤能够清热除烦、生津、利尿。葛根其性凉味甘、辛,归脾、胃、肺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作用;白茅根可以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芦根能够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脾胃虚寒和体寒的小伙伴不建议食用哦!

小酌怡情,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贪杯哦!还有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安全记心中! 今天的第二篇内容由葫芦哥给您分享一个补气健脾的千古名方,朋友们记得一定要去看哦! 最后,愿您“虎虎生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您健康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记得关注公众号、在右下角点赞、点在看,分享给您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中医知识,共同享受健康生活!

◎文中图片,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